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暑与暑温之“暑必挟湿”的病因病机探微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暑(Heat illness)与暑温之"暑必挟湿"的发病机理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探讨这两者的病因病机,认为中暑属于暑温的范畴,暑必挟湿,暑温挟湿与暑湿病有着根本的区别,对临床治疗中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
吴宗艺
张慧
陈新枝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光明中医》
2008年第10期1455-1456,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暑
暑温
病因病机
暑必挟湿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2-995.
2
林培政.温病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
3
余军,桂众席.
中暑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3,10(5):257-259.
被引量:11
4
欧阳骅,戴作元.
中暑的发病机理及其预防措施[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18(2):149-151.
被引量:15
5
吴敦序,刘燕池.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127-128.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邢成,季少平,吕宝璋.
体温过高大鼠肝细胞膜磷脂代谢和β-肾上腺素受体的改变[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3):163-166.
被引量:5
2
邢成,吕宝璋,王鲁明,单京瑞,刘永学.
阿的平调节β-肾上腺素受体、膜磷脂代谢及预防热损伤的研究[J]
.生理学报,1995,47(1):11-18.
被引量:9
3
[2]Iyer EM,Dikshit MB,et al.100% Oxygen breathing during acute heat stress:Effect on sweat composition.Afiat Space Environ Med,1983,54(3):232
4
张虎山,张明海,王邦照.热习服过程中水和无机盐代谢规律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8,6(2):11.
5
伊长荣,余红,杨昌林 等.补充维生素对急性热暴露机体无机盐代谢影响的初步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2,10(4):303.
6
张枫桐,华旭初,闫文生,甄洪钧.
家兔热射病呼吸衰竭的实验研究[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8,16(2):89-91.
被引量:8
7
赵亚丽,邢成,吕志忠,李建栋,王鲁明,廖洁,董方霆,赵永岐.
急性热应激对大鼠丘脑、纹状体膜磷脂代谢的影响[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8,23(3):207-208.
被引量:6
8
闫文生,张枫桐,宋兰英,华旭初,罗炳德,万为人,郭进强,邹飞,张水文.
热射病及经腹腔降温过程中深部体温的动态变化[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8,24(4):208-211.
被引量:2
9
钱令嘉,程素琦,吴孟平,陈西京.
热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变化[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15(4):333-335.
被引量:10
10
王长来,王自正,陈胜,茅志成,肖成峰,王书奎,高雅娟,戴国强,王瑞波,邬堂春.
中暑病人血浆中热应激蛋白(HSP70)及其抗体水平的意义[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0,18(1):36-38.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1
1
唐雪鸿,唐雪鹏.
着迷彩背心泅水致严重日晒伤16例[J]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1):106-106.
2
张智敏,孙亦兵,李洋.
热衰竭型中暑致急性肾衰1例[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7):1221-1221.
被引量:2
3
谢培增,朱红胜,林萃灵,何强华,朱贤立.
高温高湿环境下战士训练后脑电图改变的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19(4):60-61.
被引量:4
4
杨丽文,郑倩玲,张宗军,陈念光,梁晓阳,黄丽蓉.
32例职业性重症中暑临床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32-934.
被引量:14
5
郑世华,朱宗耀,罗和生,仝巧云.
中暑并发血氨升高23例临床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2008,9(6):355-356.
被引量:1
6
谢立志,叶巧亮,吴惠琴.
中暑患者25例急救体会[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7):609-610.
被引量:1
7
金涛,骆国钢.
益心舒胶囊合桂枝速脉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9):856-857.
8
张杰,周济春,来月红.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体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1):782-784.
被引量:13
9
王忠祥,王发祥.
重症中暑抢救成功1例[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74-74.
10
皮惠金.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J]
.当代医学,2010,16(13):5-6.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17
1
邓铁涛.
温病专题讲座——第二讲 伤寒与温病[J]
.新中医,1989,21(3):44-45.
被引量:9
2
戴国强.
老年中暑的防治[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4):1136-1138.
被引量:8
3
高仲山.略谈暑温证治[J].中医药学报,1979,7(2):18-19.
4
邓启玉,罗钢,晏新,杨思进.
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1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559-560.
被引量:4
5
周丽雅,陈晓莉.
浅析汪逢春治疗湿温病特色[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3):200-201.
被引量:3
6
郑东升,何丽欢.
老年坠积性肺炎的特点和治疗[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1):993-994.
被引量:32
7
黄航宇.
新加柴胡香薷饮治疗小儿暑温高热70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428-1429.
被引量:2
8
刘安金.
暑必兼湿刍议[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232-233.
被引量:2
9
卜平,李登銮,杨勤建,季高琪.
关于中暑病机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0,5(6):24-26.
被引量:2
10
陈勇,吴华平.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4):1863-1865.
被引量:74
引证文献
2
1
应宏立.
运用清暑化湿汤治疗中暑发热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13,41(3):142-143.
被引量:2
2
陈乾,熊旭东.
暑温中医辨证论治初探[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262-126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聪,符峰梁.
通心络胶囊治疗重症中暑的疗效及对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9):2108-2111.
被引量:4
2
陈乾,谢芳,王文清,韩丹,王倩,熊旭东.
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中暑的病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4):475-477.
被引量:4
3
朱素有,漆公成,杜婷婷,许忠波,姚亮亮.
热敏灸联合新加香薷饮治疗阴暑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4):197-200.
被引量:5
4
李晶,刘春钢.
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0,27(4):458-462.
被引量:9
5
石玉娜,高敏,田野,张博.
安宫牛黄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热射病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1):157-160.
被引量:4
6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徐光勋,张胜男,姚卫海.
中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
.北京中医药,2022,41(8):862-864.
被引量:8
7
何洁,马晶,周鹏翔,陈薇,张琪.
儿童中暑怎么办(二):中成药应用篇[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4,21(7):125-128.
1
袁义湖.
新加香薷饮加味治暑湿病158例[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S1):32-32.
被引量:1
2
邹莲湘.
暑湿病的辨治[J]
.中国农村医学,1995,23(8):56-56.
被引量:1
3
江立军,宋易华.
三仁汤男科应用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2006,14(3):34-35.
被引量:1
4
马春芬.
三仁汤临证验案举隅[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5):28-28.
被引量:1
5
杨军,黄海洋,陈鹰,陈佩仙.
暑温挟湿刍议[J]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16-117.
6
杨钦河,沈英森,陈孝银,孙升云.
柴蒿达原饮治疗暑湿病67例[J]
.四川中医,2001,19(8):39-40.
被引量:4
7
张剑勇.
刘仕昌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暑湿病的经验[J]
.陕西中医,1997,18(6):260-261.
被引量:1
8
隆呈祥.
三仁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体会[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2):75-75.
被引量:2
9
杨森.
三仁汤运用举隅[J]
.河南中医,2006,26(2):65-66.
10
胡西美.
三仁汤治疗脾湿病证的体会[J]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5):39-39.
光明中医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