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奥运会将有助于举办国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棘手的经济问题。而且承办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意义不只在于奥运会当年,而是一个长达6-10年的高速增长期。同时更要指出的是,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时,由于投资突然失速,会给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既要考虑奥运会举办时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问题,更要考虑到奥运会结束后的经济保障问题。
作者
王东升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奥运会
经济社会
影响
分类号
G812.13 [文化科学—体育学]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1
宋光春.
2008奥运会对我国经济及大众体育需求的影响[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39-42.
被引量:10
2
朱国军.
当代奥运会对主办国所产生影响的研究——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产生的国际影响的预测[J]
.经济师,2005(4):252-25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许治平.
北京申奥成功将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3).
被引量:3
2
刘兆厚.
奥运会与文化经济关系论析[J]
.体育与科学,2001,22(2):23-24.
被引量:12
3
李明.
对“观赏型”体育消费的初步理论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3):20-23.
被引量:24
4
宋均,魏军.
奥运会的效益分析与商业运作[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1):8-11.
被引量:18
5
董杰.
奥运会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2001,22(3):16-19.
被引量:38
6
杨帆.奥林匹克带来什么?[N].中国经济时报,2001-07-17.
7
易剑东.
“大北京·大奥运·大企业”观念的演进与中国企业的奥运商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1):8-12.
被引量:9
8
GiGi.
NBC豪赌五环[J]
.中国体育(中英文版),2003(7):28-33.
被引量:8
9
任海.
亚洲奥运会启示录[J]
.中国体育(中英文版),2003(7):38-4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2
1
张亚琪,史兵.
举办奥运会对我国政治的影响[J]
.体育文化导刊,2005(7):34-36.
被引量:1
2
徐玮,阮陆宁.
试论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影响[J]
.企业经济,2006,25(12):73-75.
被引量:6
3
肖文,杜进荣.
浅析奥运经济对我国中小城市经济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7(07S):333-334.
4
江立平.
用统计回归方法预测我国代表团在2008年奥运会上的奖牌数[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2):53-55.
被引量:5
5
熊艳芳.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负面影响[J]
.体育文化导刊,2008(2):64-66.
被引量:14
6
张震.
基于成本-收益框架的奥运经济“倒V型效应”分析:国际经验与北京对策[J]
.中国体育科技,2008,44(3):47-51.
被引量:3
7
顾宗培.
奥运建设对主办城市发展的影响[J]
.建筑师,2008(3):37-41.
被引量:3
8
王新力.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8(11):4-5.
被引量:9
9
黎皇兴,王伊倜,万旭东.
北京奥运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J]
.北京规划建设,2009(2):34-39.
被引量:6
10
郝秀君.
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影响[J]
.中国成人教育,2009(4):56-5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马黎明,石兆宏.
国内城市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教训——兼论济南举办十一届全运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3):34-38.
被引量:7
2
王喜富,关伟,申金升,卢丽瑚.
北京奥运物流技术需求分析[J]
.物流技术,2005,24(9):1-4.
被引量:4
3
何培森.
北京奥运经济收益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5):15-18.
被引量:4
4
叶心明,王跃,朱晓东,耿元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济影响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29-31.
被引量:10
5
刘涛,周君华.
奥运会的社会效益透视——对青岛市迎备奥帆赛的调查与思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26-28.
被引量:7
6
邢涛.《历数三大名城的后奥运经济》[J].大众科技报,2008,.
7
LindsayM. Campbell etc.. Property Rights and Olympic Success: An Extension[ J ]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2005, (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市场开发总体方案[EB/OL].http://www.11th-games.org.cn/sckf/200712/t20071220_3109738.htm.
9
北京奥运后,中国经济如何走?[EB/OL].http://www.bjoe.gov.cn/jyal/200712/t203005.htm.
10
樊晓,喻坚.
试析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J]
.生产力研究,2007(13):74-7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戴文,马磊.
试析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经济发展的影响[J]
.东岳论丛,2009,30(8):135-139.
被引量:9
2
孙克,刘伟,米靖,池建.
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以北京、济南和广州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4):28-34.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刘鹰.
发掘辽宁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最大效益的对策研究[J]
.体育世界,2010(9):50-52.
被引量:6
2
王景波,赵厚华,胡京生.
全运会综合效益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0(9):27-30.
被引量:12
3
李存健,赵先卿.
刍议全运会的溢出效应与全运战略未来发展模式[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2):22-25.
被引量:1
4
徐兰珂.
2013年全运会对辽宁省经济的影响[J]
.现代营销(下),2011(3):107-107.
被引量:1
5
李健,房午清,张学政.
十二运对辽宁经济影响分析及策略选择[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1):22-25.
被引量:3
6
满庆寿.
第十二届全运会对高校体育发展的促进研究[J]
.科教导刊,2013(30):19-20.
7
陈松,季朝新.
沈阳经济区滑雪旅游产业SWOT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653-657.
8
张亚慧.
浅析体育与社会进步的关联关系——以第十二届沈阳全运会为例[J]
.体育世界,2014(2):36-38.
被引量:1
9
陈林华,王跃,李荣日.
城市国际体育赛事网络联系度研究——以上海六大品牌赛事为样本[J]
.中国体育科技,2015,51(1):66-72.
被引量:15
10
朱璇.
关于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发展问题分析[J]
.运动,2014(6):12-12.
1
王极.
北京奥运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8(8):377-377.
2
刘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市场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5(12Z):352-352.
被引量:1
3
何庆华.
论北京奥运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J]
.集团经济研究,2006(06X):68-68.
4
奥运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J]
.经济视角,2008,27(9):5-5.
5
韩锋.
奥运过后说澳洲——改革为澳大利亚经济添活力[J]
.世界知识,2000(20):32-33.
6
谢建华.
“奥运经济”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前景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47-50.
被引量:2
7
李治国(特约记者),张朋(记者)(图).
世博经济辐射效应有多强[J]
.经济,2010(6):30-35.
8
王坤.
举办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
.现代营销(下),2012(2):7-7.
被引量:4
9
要闻[J]
.绿色中国,2008(9):6-7.
10
文兼武,郑泽香,郭义民.
奥运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
.山东统计,2008(3):9-11.
商场现代化
2008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