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评价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生态学是关于有机体之间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用生态学观点分析与生命有关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教师评价的对象是教师,是蕴含丰富潜质的生命体。中小学教师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运用生态学理念研究和指导教师评价具有广阔前景,是一条充满希望和光明的道路。
作者
邹艳辉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系
出处
《中国教师》
2008年第17期10-12,共3页
Teacher’s Journal
关键词
教师评价
生态学
视域
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
教育改革
有机体
生命体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高鹭,张宏业.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19-26.
被引量:108
2
蔡辰梅,徐萍.
制度下生存与教师的专业道德困境[J]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1):31-35.
被引量:31
3
刘剑玲.
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观照[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67-73.
被引量:63
4
冯大鸣.
“有组织的舍弃”——教师减负的对策[J]
.中小学管理,2003(6):31-32.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
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29-31.
被引量:131
2
王中根,夏军.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6(4):9-12.
被引量:106
3
徐德成.
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初步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12(4):11-15.
被引量:15
4
檀传宝.
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
.教育研究,2005,26(1):48-51.
被引量:209
5
许有鹏.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1993,8(3):229-237.
被引量:275
6
袁晓兰,刘富刚,孙振峰.
德城区区域承载力的状态空间法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4):50-53.
被引量:9
7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
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5):70-73.
被引量:30
8
陈念平.
土地资源承载力若干问题浅析[J]
.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71-380.
被引量:64
9
陶菊春.
趋势外推预测模型的识别与选择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6):14-17.
被引量:25
10
周翠萍.
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2):18-1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16
1
冯大毅.
威宁草海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J]
.区域治理,2019,0(8):55-55.
2
冯传亭.
新升格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对策[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8):34-35.
3
尤良芳.
微格教学和小课教学在中学教材教法中的作用[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111-113.
4
肖勇.
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设备闲置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7(5):113-114.
5
金树培.
生命意识:教育的基本命题[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3-25.
被引量:3
6
乔亚利,李臣之.
教师实践性知识自主形成机制的个案研究[J]
.课程教学研究,2012(10):32-38.
被引量:2
7
郭娜,王伯铎,崔晨,张秋菊.
榆林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104-107.
被引量:16
8
邓熙.
工业园区域开发生态影响及总量控制典型研究方法分析[J]
.环境,2009(S1):79-81.
被引量:1
9
靳玉军.
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实践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9):44-49.
被引量:16
10
王一喜,严桦.
资源教师——教师减负的一个亮点[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3X):16-17.
被引量:8
1
邹艳辉.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评价探析[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8(10):19-21.
被引量:3
2
郑丹华.
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成长[J]
.成才之路,2013(15):24-25.
3
李莉.
董必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研究[J]
.兰台世界(上旬),2012(3):14-15.
被引量:1
4
刘冰.
全纳教育基本理念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5):1-2.
被引量:1
5
尼玛措.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11):20-20.
6
崔佳颖,张丽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17):182-183.
被引量:2
7
石中英.
加强教育改革背景和理念研究——对教育改革的理性反思[J]
.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17.
被引量:1
8
王雯花.
浅谈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有效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2010(12):156-157.
9
吴妍.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理念研究[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1):3-3.
10
陈彦仓.
网络教育理念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100-101.
被引量:1
中国教师
2008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