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析民事证据能力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由于诉讼传统、结构方面发展的差异,世界各国关于证据能力的处理方法和侧重点不尽相同。英美法系均依证据的可采纳性理论加以处理,仅消极地就无证据能力或其证据能力受限制情形加以规定。其中不可采纳的证据主要存有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关联性的证据,二是受排除的证据。而大陆法系关于证据能力的规则要比英美法系少得多,对于证据能力很少加以限制,凡可作为证据之资料,均具有理论上的证据能力。本文拟从设置证据能力规则的可行性与我国的现状和本人的设想两个方面来具体展开探讨。
作者 章雅丽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18期68-69,共2页
作者简介 章雅丽(1984-),女,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诉讼法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汪建成,杨雄.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6):52-63. 被引量:73
  • 2(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岳礼玲,温小洁.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 3(美)乔恩·R.华尔兹(JonR.Walts)著,何家弘等.刑事证据大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二级参考文献19

  • 1[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 南希·弗兰克著 陈卫东 徐美君.《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德]Claus Roxin著.《德国刑事诉讼法》,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45页
  • 3See Marvine Zalman & Larry Siegel: Criminal Procedure Constitution and Society , 1991b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P620.
  • 4See Mirelle Delmas - Marty , The Criminal Process and Human Rights Toward a European Consciousness . 1995byMartinus Nihoff Publishers ,P55.
  • 5[德]Claus Roxin著:《德国刑事诉讼法》,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31页.
  • 6[英]迈克·麦康维尔著:《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岳礼玲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5-646页.
  • 7英国将犯罪按照对审判方式的影响划分为三类:简易罪(Summary offences)、可诉罪(Indictable offences)和可以选择审判法院的罪行(Offencestriable either way)三种.
  • 8当然,美国刑事诉讼中还有大陪审团的审查起诉,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检察官的起诉起到了制约作用,但与预审显著不同的是其一般秘密进行,有少数州也赋予了当事人在大陪审团起诉后要求启动预审的权利.
  • 9Press Enterprise v. Superior Court , 478U.S.1,106 s. ct.2735,92 L. Ed.2d1(1986).
  • 10See Marvine Zalman & Larry Siegel: Criminnl Procedure Constitution and Society, 1991b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P620.

共引文献7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