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我国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审视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原因,探讨当前我国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以及两者融合对高等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作者
王平芳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9期42-44,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合
分类号
G641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雷金火.
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铜陵学院学报,2006,5(3):121-122.
被引量:5
2
李福杰.
高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通新探[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67-169.
被引量:7
3
刘开源.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J]
.辽宁教育研究,2003(11):44-46.
被引量:8
4
王莉芬,凌均卫,冯涛.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3):28-29.
被引量:8
5
许克毅,赵军,孙钟伟.
从分裂到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走向[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80-8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白明亮.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的再审视[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51-57.
被引量:18
2
廖湘阳.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实现[J]
.教育科学,1999(2):1-4.
被引量:14
3
杨叔子.
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J]
.中国高教研究,2004(8):8-13.
被引量:30
4
陈思和.
让人文教育走进日常生活[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11):49-51.
被引量:2
5
[5](德)迈尔-莱布尼茨,等.人·科学·技术[M].上海:三联书店,1992.
6
[英]阿什比著 滕大春 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8..
7
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17.
8
钟启泉 等.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
9
吴全德.
右脑亟待点燃的智慧火把[J]
.中国科技月报,2000(3):60-64.
被引量:1
10
周远清.
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0(3):4-6.
被引量:135
共引文献
24
1
徐跃进.
对整合高校理工类专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思考[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60-263.
被引量:4
2
谭伟平.
大学人文教育缺失原因初探[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99-102.
被引量:4
3
姚利民,成黎明.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理念[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117-122.
被引量:7
4
韩蔚.
论高校教育中的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51-54.
被引量:4
5
阎九峰.
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
.中国成人教育,2007(3):34-35.
被引量:2
6
施菊华.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机制的建立[J]
.教育评论,2007(2):70-72.
被引量:5
7
肖遥,彭希林.
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权益保护[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50-52.
被引量:2
8
陈玉敏,范新会,陈利利.
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构建[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2(6):77-79.
9
李凌雁.
论高校科学与人文教育整合的趋势、现状及对策[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147-149.
10
熊华勇.
科学与人文含义辨析[J]
.襄樊学院学报,2009,30(6):35-3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5
1
邓彦,甘桂蓉,钟添生.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教育探索,2008(3):23-24.
被引量:3
2
涂晓群,曾娜.
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思考[J]
.理论导报,2009(4):49-51.
被引量:2
3
李敏,张丽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82-83.
被引量:9
4
赵振红.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教育价值取向探讨[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115-117.
被引量:1
5
刘丽华.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16-17.
被引量:2
6
黄睿.
可持续发展观与高职人才培养[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450-454.
被引量:9
7
高颖.
生物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7(4):65-66.
被引量:1
8
赵万宏.
高等学校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路径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7-19.
被引量:6
9
郑旭.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探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6(5):57-58.
被引量:3
10
王金生,王健,尹汝海.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92-9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6
1
田原.
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途径探究[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35-37.
被引量:2
2
孟凡华.
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构建[J]
.文史博览(理论),2010(2):50-51.
被引量:1
3
张艳红.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融通的实践[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114-116.
4
郝玮瑷.
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
.文教资料,2015(3):44-45.
5
詹木生.
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中国冶金教育,2015,20(4):5-7.
被引量:1
6
梁文颖.
高校非人文课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4S):115-11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平沪生.
高职人文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探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2
曹传明,杨祖一,李睿.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与提升对策[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52-354.
被引量:6
3
张懿,吴新平,姜汪维.
论民汉文化相互认同视阈下的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J]
.实事求是,2015(2):77-80.
4
吴新平,张懿,王政爱.
民汉文化相互认同视阈下的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5,0(1):64-69.
5
张懿,吴新平,王政爱.
论民汉文化相互认同视阈下的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J]
.新疆社科论坛,2015(2):100-104.
6
汪大喹,张翠平,陈小玲.
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的策略探析[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4):128-131.
被引量:2
7
乔莉娟,李丹花,焦云红,付伟.
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思路初探[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6(1):155-156.
被引量:6
8
皇甫伟,苏栋.
高校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知识需求及文化能力调查[J]
.中国冶金教育,2018,23(5):49-53.
被引量:3
1
蔡光明.
在职业中学实施消防安全教育的必然性与可行性[J]
.云南消防,2000(3):31-31.
2
王晶,陆国志.
教育、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9(27):47-48.
3
赵洪海.
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性与可行性探究[J]
.未来与发展,1992,8(1):29-35.
4
夏吕群.
加强以公民意识为逻辑起点的思想政治教育[J]
.常熟高专学报,2004,18(6):24-25.
被引量:2
5
倪颖.
由“美德是否可教”引发的思考[J]
.江海纵横,2008(6):54-55.
被引量:2
6
卿春,卢荟羽.
知识管理在高校办公自动化的应用[J]
.安顺学院学报,2012,14(2):85-86.
7
张晓明.
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0(1):33-36.
被引量:43
8
谭国臣.
关于高师院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与教学的思考[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4):284-286.
9
冯树国.
“人本教育”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2015(26).
被引量:1
10
闫寒英.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高校女生德育[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67-69.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