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教育硕士研究生院”的成立和前瞻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日本"教育硕士研究生院"是日本教育界培养和加强教师力量的有力途径,并且是刚刚出现的新事物。本文首先阐述该院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形成过程;同时,从目前日本教育面临的教师队伍"脱专业化"和年龄结构动态的变化等角度,对该院的功能和前途进行一些分析和预测。
作者
大塚丰
机构地区
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研究科
出处
《日本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5-20,共6页
Japan Studies
关键词
教育硕士
教师教育
专业学位
分类号
G531.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643.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大[土冢]丰系日本广岛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6
1
牛志奎.
日本新型教师教育研究生院给我们的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68-72.
被引量:12
2
陈瑞武,曲铁华.
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业指导现状及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47-50.
被引量:43
3
高益民.
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5):33-37.
被引量:23
4
徐今雅.
日本“教师专业研究生院”制度研究——以兵库教育大学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6):41-46.
被引量:7
5
王帅.
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上的三点变化[J]
.职教论坛,2007,23(06S):59-61.
被引量:9
6
文部科学省.平成26年度教械大学院一览[EB/OL].http: //www. mext. go. jp/a_ menu/koutou/kyoushoktv/ kyoushoku/08082604, him. 2014.
7
森田真榭.教臌研究生院の现状と课题[EB/OL].http: //www. ritsumei, ac. jp/acdt/ac/itl/outline/kiyo/ kiyol 1/04_morita. pdf. 2011 - 11 - 18.
8
中央教育幸評議会,今後の教員養成?免許制度 の在り方について(答申) [EB/OL]. http: //www.mexl. go. jp/b _ menuishingi/chukyo/chukyoO/loushini 1212707. hIm. 2006 -7 - 11.
9
文部科学省.教職大学院:カリキュラムのイメージ[EB/OL]. (2015 -1 )http://www. mext. go?jp/a_menu/koutou/kyoushoku/kyoushoku/1354467, htm ,2015 - 01.
10
東京学芸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教職大学院).教育課程の構成[EB/OL]. http://www.u-gakugei.ac.jp/-graduale/kyosyokulb_sludy/12subject. hIm!. 2015 - 04 - 01.
引证文献
10
1
史玉伟.
中日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72-74.
被引量:8
2
李振玉,李志永.
日本构建具有国际魅力研究生院的改革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13(1):51-54.
被引量:2
3
李素敏,陈利达.
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日本教职大学院的经验[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111-114.
被引量:2
4
周逸先,陈英.
日本教职大学院的课程设置及其实践性分析——以东京学艺大学教职大学院为例[J]
.教师教育研究,2015,27(6):107-112.
被引量:5
5
董媛媛.
从战后日本职业教育看我国高职的发展[J]
.教育观察,2017,6(10):77-79.
6
陈利达,李素敏.
日本教职大学院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及其特色[J]
.当代教育科学,2017(12):91-94.
被引量:2
7
唐卫民,许多.
日本教职大学院培养定位与发展现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5(3):84-90.
8
陈庆,杨颉.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培养之路在何方——来自早稻田大学教职大学院的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6):91-97.
被引量:5
9
曹佳文.
日本教育硕士培养的历史演进、实践模式与经验借鉴[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5,32(4):102-108.
10
陈利达.
美、英、加、澳、日五国教育硕士招生方式及启示[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3B):67-70.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秦新燕.
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0):93-94.
被引量:1
2
强晓祥,刘成.
美英日体育硕士专业设置特点与启示[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2):48-51.
被引量:3
3
李素敏,陈利达.
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日本教职大学院的经验[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111-114.
被引量:2
4
周逸先,陈英.
日本教职大学院的课程设置及其实践性分析——以东京学艺大学教职大学院为例[J]
.教师教育研究,2015,27(6):107-112.
被引量:5
5
林晓敏.
硕士层次中职师资培养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J]
.职教通讯,2015(34):70-74.
6
陈利达,李素敏.
日本教职大学院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及其特色[J]
.当代教育科学,2017(12):91-94.
被引量:2
7
查诗晨,胡业华.
国外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13(1):100-108.
被引量:2
8
刘俊仁.
论无师范基础高校培养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策略[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5):52-55.
被引量:4
9
唐卫民,许多.
日本教职大学院培养定位与发展现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5(3):84-90.
10
柳伍生,周和平.
新工科与新文科背景下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市场,2021(22):183-187.
被引量:12
1
闫飞龙.
日本教育硕士研究生院的评价制度及其标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73-77.
被引量:4
2
蔡棋强.
浅谈多媒体技术提高体育课堂效率[J]
.学苑教育,2015,0(20):23-23.
3
姚学千.
论创新教育的途径[J]
.江苏市场经济,2002(4):85-86.
4
何红.
论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北方音乐,2016,36(11):114-114.
5
童江梅.
浅议歌剧与素质教育[J]
.科技咨询导报,2007(9):230-230.
6
桂振梅.
试论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59-59.
7
刘进青.
关注学生的自信心培养[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1(12):44-44.
8
林宁.
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4):27-29.
被引量:13
9
宋丽丽,罗燕琪,孙海峰.
谈外聘教师对促进高校发展的意义[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5):14-15.
被引量:14
10
马冬青,马冬红.
特岗教师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J]
.宁夏教育,2014(9):19-21.
日本研究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