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确实存在就业心态不健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实。很多学生就业标准很模糊。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适应当前经济体系的要求,建立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长效机制。
作者
孔帆
机构地区
辽宁医学院
出处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年第13期54-55,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关键词
引导
毕业生
基层就业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249.21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2
1
张立波.
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9):62-63.
被引量:31
2
周生贵,蔡文伯.
力争“零距离”接触 畅通毕业生通向基层的渠道[J]
.中国高等教育,2005(5):42-4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1
1
岳海洋.
基层就业大学生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
.山东青年,2019,0(2):23-24.
2
王海东.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社科纵横,2008,23(4):40-42.
被引量:2
3
高洪.
高等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探析[J]
.黑龙江史志,2010(9).
被引量:5
4
赵兰芳,何崇军,项中.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初探[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1):53-54.
5
冯国庆,马菲.
构建农业院校大学生服务基层培养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3):102-104.
被引量:2
6
仇静莉,许海元.
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2):76-79.
被引量:24
7
何学军.
面向基层就业是高职毕业生的必然选择[J]
.教育与职业,2007(18):39-40.
被引量:3
8
郑娟.
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思考[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6):46-47.
被引量:6
9
刘文文.
略论如何构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104-105.
被引量:3
10
蹇东伟,齐石.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思考和建议[J]
.辽宁教育研究,2008(5):103-10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3
1
周济.
开拓创新 落实完善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专题[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4-10.
被引量:51
2
侯建良.
全面落实中央精神 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11-12.
被引量:10
3
李海贞.
试论大学生基层就业[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103-104.
被引量:6
4
胡解旺.
面向基层: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路径[J]
.中国人才,2006(3):6-7.
被引量:8
5
臧小林.
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4):67-69.
被引量:6
6
王河,冉昆玉.
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与对策[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62-63.
被引量:2
7
张立波.
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9):62-63.
被引量:31
8
关勇,赵海.
山东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调查报告[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8):43-44.
被引量:2
9
章国平.
高职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审视[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54-55.
被引量:7
10
郑本军,宣丰敏.
关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几点思考[J]
.经济师,2007(3):124-12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2
1
董春法,贾小杰.
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探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67-68.
被引量:2
2
肖迪明,程勋.
浅谈高校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59-160.
被引量:9
3
刘以兵.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与对策探讨——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北方经贸,2010(8):118-120.
被引量:4
4
陆广发,高维艳,唐志勇.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与对策探讨——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1):108-109.
被引量:1
5
杨春.
高校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现实路径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3):126-128.
被引量:18
6
桂晓菁.
建立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5):9-11.
7
王玉才.
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2):97-98.
被引量:11
8
杨春,王立明.
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高校主体作用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6):117-119.
被引量:4
9
潘子松.
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1):56-58.
被引量:1
10
郭伟平.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现状与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16,0(15):156-1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岳海洋.
基层就业大学生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
.山东青年,2019,0(2):23-24.
2
王勇,肖冬梅,韩雪,温广宇.
高等农业院校女研究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9-10.
被引量:2
3
翟丹,马天天.
略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J]
.科教导刊,2014(7):228-229.
被引量:1
4
刘敏玲.
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探析[J]
.传承,2010(12):106-107.
被引量:9
5
刘振中.
大学生基层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162-162.
被引量:6
6
韩冰.
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2):70-72.
被引量:13
7
林静.
地方本科院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探析[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2):28-30.
被引量:2
8
杨兴.
农村籍大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8):34-35.
9
陆广发,高维艳,唐志勇.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与对策探讨——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1):108-109.
被引量:1
10
桂晓菁.
建立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5):9-11.
1
伍刚,孙艳忠.
应用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就业准备的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32(5):100-102.
被引量:1
2
叶红英,王瑞勤.
兰溪市 全面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活动[J]
.中国就业,2010(11):60-60.
3
苏卫芳.
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
.兵团工运,2007,0(9):19-19.
4
王延顼.
浅析研究生就业的几个误区及对策[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13):41-42.
被引量:1
5
一柳.
2003,一言难尽的大学生就业[J]
.优越生活,2003(8):6-6.
6
吴小玲,柯锦泉.
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考[J]
.经济师,2009(11):97-98.
被引量:5
7
吴小玲.
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30):74-75.
被引量:4
8
赵文平,张国印.
新形势下关于改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几点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159-159.
被引量:2
9
李永捷.
走活城乡就业一盘棋[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2(6):16-17.
10
史敏丹.
英语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J]
.教育现代化,2005(4):109-109.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