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会展旅游分析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会展旅游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对于会展旅游的分析,学术界大多是从旅游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该文运用产业融合这一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
作者
庄清娥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
出处
《铜陵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5-56,共2页
Journal of Tongl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技术引致型产业融合
需求引致型产业融合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作者简介
庄清娥(1984-),女,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06级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58
同被引文献
16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48
参考文献
7
1
王昕坤.
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3):303-306.
被引量:87
2
汤文仙.
技术融合的理论内涵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4):31-34.
被引量:36
3
王保伦,王蕊.
会展旅游产业链的本质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5):76-80.
被引量:34
4
周振华.
论信息化中的产业融合类型[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2):11-17.
被引量:28
5
厉无畏.
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
.上海管理科学,2002,24(4):4-6.
被引量:170
6
马健.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
.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被引量:453
7
植草益.
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
.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27.
被引量:519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张文敏,李晓莉.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对接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会展,2004,0(6):50-53.
被引量:6
2
何立胜,李世新.
产业融合与农业发展[J]
.晋阳学刊,2005(1):37-40.
被引量:57
3
周振华.
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
.产业经济研究,2003(1):1-10.
被引量:81
4
《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总目录[J]
.贵州社会科学,2003(6):108-112.
被引量:1
5
凌美秀.
产业链视角下国内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定位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2005,22(2):72-75.
被引量:19
6
孙中叶.
农业产业化的路径转换: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J]
.经济经纬,2005,22(4):37-39.
被引量:51
7
卜庆军,古赞歌,孙春晓.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J]
.企业经济,2006,25(2):59-61.
被引量:49
8
韩小明.
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J]
.教学与研究,2006(6):54-61.
被引量:31
9
汤文仙.
技术融合的理论内涵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4):31-34.
被引量:36
10
路爱国.
国外产业政策研究若干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06(10):78-8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058
1
黎新伍,徐书彬.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布格局[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2):60-74.
被引量:51
2
向从武.
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8):226-233.
被引量:33
3
毕鹏波.
烟台市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3(2):1-3.
4
周立,李彦岩,罗建章.
合纵连横: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增值路径——基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多案例分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63-72.
被引量:59
5
虞赟.
数字经济产业与物流产业融合测算[J]
.投资与创业,2022,33(2):59-61.
被引量:5
6
杜传忠,侯佳妮.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能否有效缓解服务业“成本病”——基于WIOD中国数据的经验事实[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3):28-42.
被引量:28
7
蒋永穆,陈维操.
基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农村产业融合内在机制研究[J]
.政治经济学报,2021(2):79-93.
被引量:4
8
吕宁,黄迪,王欣,冯凌,王金伟,刘霄泉.
北京市冰雪运动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与模式[J]
.中国生态旅游,2021,11(6):846-857.
被引量:10
9
许士道,原小能.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融合了吗?——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
.南大商学评论,2021,18(2):22-38.
被引量:9
10
莫燕,刘燕,任杰.
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融合用地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3):5-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5
1
王慧敏.
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2007(6):13-20.
被引量:110
2
侯加科.
文化——旅游的灵魂——云南旅游业发展考察与思考[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S1):115-116.
被引量:2
3
李太光,张文建.
新时期上海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3):44-49.
被引量:11
4
邹利江.
江西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理性思考[J]
.农业考古,2009(3):139-141.
被引量:9
5
刘艳兰.
实景演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业态创新——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例[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105-106.
被引量:42
6
杨坚.
影视业与旅游业的互动促进效应分析[J]
.思想战线,2008,34(S3):164-166.
被引量:4
7
李铁成,刘力.
我国会展业区域关联效应演化机理研究[J]
.经济经纬,2015,32(1):1-5.
被引量:11
8
师宏睿.
注重旅游与文化结合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J]
.市场经济研究,2004(3):58-58.
被引量:2
9
曹新向,李永文.
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
.人文地理,2004,19(5):11-14.
被引量:31
10
王明星.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效应[J]
.学术研究,2003(12):44-4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4
1
胡建英.
饭店业异业联盟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J]
.财经界,2010(2):60-61.
被引量:2
2
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
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
.经济地理,2010,30(4):678-681.
被引量:281
3
程锦,陆林,朱付彪.
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11,26(4):13-19.
被引量:216
4
张慧.
旅游业与邮政业融合发展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47-53.
被引量:4
5
丁雨莲,马大全.
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实证研究——以芜湖大浦乡村世界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157-163.
被引量:46
6
胡娟,王慧.
基于产业融合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1):121-125.
被引量:2
7
丁雨莲,赵媛.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路径与主体探析——以深圳华强集团融合发展旅游主题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2013,28(4):126-131.
被引量:48
8
金海龙,章辉.
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2):23-28.
被引量:36
9
张俊英.
国内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述评[J]
.江苏商论,2015(8):38-42.
被引量:8
10
屈甜利,李烨.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现代商业,2015(24):40-4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48
1
赵晓鸿,李文路,邓蕾.
基于“三代旅游”并存的旅游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初探[J]
.教育科学论坛,2022(36):35-39.
被引量:1
2
曲俊静.
休闲经济时代下融合文化产业促淮安特色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19(36):232-232.
被引量:3
3
钟华美.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0(4):421-426.
被引量:45
4
马瑛,吴冰,贾榕榕.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研究——以太原市王吴村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2):124-131.
被引量:42
5
袁媛.
新冠疫情下,文旅产业现状的全景洞察与应对的需求期待[J]
.新闻传播,2021(4):111-112.
被引量:1
6
吕宁,黄迪,王欣,冯凌,王金伟,刘霄泉.
北京市冰雪运动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与模式[J]
.中国生态旅游,2021,11(6):846-857.
被引量:10
7
何黄琪.
“红色旅游+”产业融合:助推湘潭乡村振兴建设[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1):27-29.
被引量:3
8
文冬妮.
城市群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及优化路径——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22,37(5):53-60.
被引量:11
9
谭会.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8):178-179.
被引量:1
10
张晔.
雄安新区文化遗产品牌营销与旅游融合[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8):21-22.
被引量:1
1
王家显.
郑州环翠峪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分析[J]
.消费导刊,2011(15):1-2.
2
史伟婷,孙佩.
当前环境下西安佛教文化旅游分析[J]
.青春岁月,2013(14):426-427.
3
赵军.
会展旅游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10X):136-136.
被引量:3
4
张卫平.
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3):316-316.
被引量:9
5
田园.
哈尔滨旅游新亮点——会展旅游[J]
.林区教学,2008,0(1):43-45.
6
张俊.
成都市体验式旅游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8(13):313-314.
被引量:1
7
曾少明.
基于边际效用理论的旅游分析[J]
.商,2014,0(37):274-274.
8
李晋宏.
对太行山旅游主题的整合性研究——以“山西太行山”旅游分析为例[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1):96-99.
被引量:4
9
张晨,马英俊.
上海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分析[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20-23.
被引量:4
10
刘响明.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乡村旅游分析[J]
.市场论坛,2014(11):69-71.
被引量:5
铜陵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