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统知识保护的客体和主体分析--从地方立法的视角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传统知识保护的客体和主体认定,是立法保护传统知识的关键问题,关系到地方法规的可操作性。贵州省对本省的传统知识进行了调研,在地方立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探讨传统知识立法保护的客体及其认定标准和途径、主体及其权利行使问题实有必要。
作者 安守海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Intellectual Proper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
  • 2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4年4月8日.
  • 3刘银良.《怎样保护传统知识:客体的排除与选择》,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研究》(2005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146页.
  • 4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翻译的WIPO/GRTKF/IC/7/5附录1:《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目标及核心原则》.
  • 5国家版权局翻译.《保护TCEs/EOF政策目标与核心原则》.
  • 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间文学艺术》系列丛书第1辑,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主页"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保护"专栏.
  • 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间文学艺术》系列丛书第2辑,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主页"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保护"专栏.
  • 8齐爱民等.《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载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保护征文选编》,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2006年.
  • 9严水和著.《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 10张旭波.《浅析协会在传统知识保护中的特殊作用》,载《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保护征文选编》,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2006年.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120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4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