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厂化生产白灵菇出菇房环境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实地跟踪测量和理论分析,对白灵菇出菇库内的环境参数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结合白灵菇出菇工艺对环境参数的需求提出优化、节能的控制建议。
作者
张云川
吴晗
赵美华
李树君
韩清华
柏流芳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3期22-23,共2页
Edible Fungi of China
关键词
白灵菇
工厂化栽培
环境监测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康源春.白灵菇十种主要出菇方式.河南科技,2006,(1):11-11.
2
高金生,王尚堃,王汝长.
白灵菇不同出菇方式对比试验[J]
.食用菌,2006,28(2):41-41.
被引量:2
3
康源春,袁瑞奇,孔维丽,商海峰.
五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J]
.中国食用菌,2003,22(1):17-19.
被引量:10
4
甄军亮,乔义卿,胡秀荣.
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7):95-96.
被引量:7
5
郭惠东,万鲁长,黄春燕,于迎春.
北方地区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J]
.食用菌,2006,28(6):47-47.
被引量:4
6
郭成金,阎作树.
应用液体菌种规模高产栽培白灵菇技术[J]
.食用菌,2006,28(5):47-49.
被引量:2
7
吴放,宋爱青,张晓州,刘学朝.
利用苹果贮藏窑洞反季节栽培白灵菇[J]
.食用菌,2007,29(2):36-3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茅盛浩.
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食用菌,2004,23(5):29-30.
被引量:4
2
刘利群,王谦,刘孟华,梁海兰,张渊.
白灵侧耳深层培养及栽培应用试验[J]
.食用菌,2005,27(3):21-21.
被引量:1
3
陈文良,刘宇,王丽珍,孟莉莉,孔传广,何玉宁.
白灵侧耳菌筒覆土或浸泡再出菇试验[J]
.食用菌,2005,27(3):42-4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
1
池惠荣,高春燕,王朝江.
不同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04,8(2):70-73.
被引量:5
2
李冠喜,王珏,华国栋,苏畅,张灿宏.
白灵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5):50-55.
被引量:2
3
马瑞霞.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2007,14(3):73-76.
被引量:11
4
郭成金,吕龙,郭娜.
磁场对深层培养茯苓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8,29(3):301-303.
5
黄志龙.
白灵菇质量安全控制措施[J]
.北方园艺,2008(3):229-230.
6
周长青,王秀峰,李玉.
白灵菇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J]
.食用菌学报,2008,15(2):64-68.
被引量:27
7
谷延泽.
白灵菇不能正常出菇的原因及对策[J]
.食用菌,2008,30(5):31-32.
8
王宝刚,汪金萍.
高产优质食用菌的生产方法[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130-131.
9
李华卫,袁孝芬,赵志敏.
利用蚕桑下脚料培育珍稀菇的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6):133-133.
被引量:2
10
王建明,刘贵巧.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0(17):14-15.
同被引文献
4
1
陈振妮,韦仕岩,郑峰,陈丽新,王灿琴.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6):523-525.
被引量:4
2
薛永三,赵桂云.
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4):7-8.
被引量:2
3
韩清华,李树君,张云川,毛志怀,吴晗,柏流芳.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环境的远程监测系统[J]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8):123-127.
被引量:27
4
何书锋,詹位梨.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3,25(5):27-2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张云川,赵美华,吴晗,李永军,柏流芳,万丽娜.
湿冷菇房设计与湿度控制研究[J]
.食用菌,2009,31(5):76-7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倩,戴绍碧.
湿冷保鲜技术应用及问题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8):104-107.
2
李海芸,邱荣斌,董楸煌,叶大鹏.
灰树花菇房温度监测及其测点布置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9):78-82.
被引量:2
1
陈平,毕绍波,张敏,李超.
智能控制菇房环境栽培杏鲍菇的技术研究[J]
.食用菌,2004,26(5):23-24.
被引量:9
2
徐顺春,邵万强.
畜禽疾病诊治中的常见误区及控制建议[J]
.当代畜牧,2016,45(2Z):91-92.
被引量:3
3
黄碧丽,戴腾伟,李荣彩.
泉州市行道树引种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13-119.
被引量:4
4
武芯蕊,秦改娟,佟佳兴,张国庆,陈青君,魏金康,李云刚.
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环境与产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6):57-61.
被引量:7
5
鲁金波,陈杰,王晓钧.
马鼻疽的危害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对该病的控制建议[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31(12):14-14.
被引量:2
6
宋中宝,韦平.
球虫病的控制建议[J]
.广西畜牧兽医,2008,24(4):255-256.
7
吕建峰,周爱琴.
农村猪场寄生虫病控制建议[J]
.河南畜牧兽医,2002,23(4):36-36.
8
林美金,黄伟卿,陈庆荣,阮少江.
闽-粤东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生长模型研究[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9(1):61-65.
被引量:3
9
袁学斌,蔡世芹.
公鸡de管理[J]
.养殖技术顾问,2004(6):11-11.
10
吴金龙,陈志平.
如何解决奶牛产后瘫痪问题[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3,26(4):178-179.
被引量:2
中国食用菌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