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林业信息化建设对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林学专业学生的信息化能力,该文探讨了如何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内培养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同层次的人才,提出了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以非信息技术课程为深入,并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对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建议。
作者
王懿祥
白尚斌
汤孟平
葛宏立
施拥军
机构地区
浙江林学院
出处
《中国林业教育》
2008年第2期4-7,共4页
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林学专业
信息技术
复合型人才
培养
分类号
S7-4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3
1
毕会涛,刘震,王玲,董慧英.
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体系化[J]
.中国林业教育,2006,24(5):17-20.
被引量:9
2
周国模,洪世梅,梅亚明,王亚伟.
高等学校林科类专业改造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61-465.
被引量:8
3
周志田.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84-87.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姚云.
中外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比较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1998(1):29-31.
被引量:59
2
杨峻,刘亚军.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2):5-12.
被引量:39
3
孙宗禹.
适应 创新 竞争──构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大学教育科学,1997(4):6-11.
被引量:11
4
庞国斌.
关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层思考[J]
.航海教育研究,2004,21(2):16-18.
被引量:6
5
黄大庄,阎海霞.
面向21世纪林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1):10-12.
被引量:10
6
文辅相.
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2):5-11.
被引量:108
7
胡庭兴,罗承德,李贤伟,张健,郭东力.
21世纪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1(3):24-27.
被引量:22
8
周志田.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84-87.
被引量:19
9
董育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59-62.
被引量:12
10
廖显辉.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林业教育,2003,21(3):53-5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2
1
汪一明.
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 大力培养林业创新人才[J]
.中国林业教育,2007,25(3):7-9.
被引量:1
2
陈永刚,汤孟平,张茂震,王懿祥,施拥军,杨海宾.
农林院校GIS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4):11-13.
被引量:4
3
王挥,陈晓文,陈立桥.
基于知识经济视角的林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8(2):23-27.
4
王振洪.
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75-79.
被引量:16
5
陈敬佑,洪世梅,梅亚明,王亚伟.
林科类专业面向“三农”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17(3):361-364.
被引量:2
6
周国模,洪世梅,梅亚明,王亚伟.
高等学校林科类专业改造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61-465.
被引量:8
7
程军.
我国林科类高等教育发展重心的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35-36.
被引量:4
8
苗慧.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5(4):5-5.
9
邓一飞.
试论以科学教育发展观培养林业创新人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155-156.
被引量:1
10
宁青青.
基于素质导向的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7(7):56-5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6
1
李呈德,何明.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性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S1):53-55.
被引量:28
2
刘震,王玲.
林业重点学科学术队伍建设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30-32.
被引量:8
3
张利萍,束庆龙,刘盛全,吴文友,刘西军.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33-35.
被引量:25
4
曹帮华,魏蕾.
林学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36-38.
被引量:9
5
刘月秀.
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17-19.
被引量:23
6
肖化顺,谢绍锋.
林业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20-23.
被引量:4
7
黄选瑞,李永宁,张玉珍.
森林经理学科面临的任务及其建设思路[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4):15-19.
被引量:7
8
吴林森,汤书福,黄海松,杨勇春,陈伟祥.
主动适应林业行业技术岗位需求变化的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方式改革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4):40-43.
被引量:2
9
杜德斌,马亚华.
“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
.地理研究,2015,34(6):1005-1014.
被引量:286
10
周国模,洪世梅,梅亚明,王亚伟.
高等学校林科类专业改造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61-46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2
1
陈永刚,汤孟平,张茂震,王懿祥,施拥军,杨海宾.
农林院校GIS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4):11-13.
被引量:4
2
汤孟平,周国模,韦新良,王懿祥.
森林经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6):63-65.
被引量:11
3
闫东锋,黄家荣,郭芳,毕会涛.
以信息技术整合林学专业教学[J]
.高等农业教育,2011(11):44-47.
被引量:8
4
闫东锋,毕会涛,李继东.
地方农林院校开设林业信息工程专业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2,30(4):23-26.
被引量:5
5
李明诗,孙力.
新形势下林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5):63-66.
被引量:1
6
佃袁勇,周志翔,刘刚.
“林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2):35-36.
被引量:2
7
刘家福.
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7):65-66.
被引量:5
8
张雅梅.
林学本科专业3S技术类课程设置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6):59-62.
被引量:3
9
王懿祥,汤孟平.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形成性评价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17,35(3):20-23.
10
方陆明,吴达胜,徐爱俊,唐丽华.
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19,37(1):11-1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雪连.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学园,2019,0(19):22-23.
2
张秋玲,侯贺平,王德彩,武应霞,杨柳,时礼源.
地方农林院校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7):17-19.
3
鲍伟东,高福利.
“野生动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11,29(3):43-45.
被引量:4
4
白晋华,郭晋平.
“测树学”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2013,31(2):68-70.
被引量:12
5
谭三清,张贵,孙玉荣.
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6):186-189.
被引量:3
6
王志强,周隽,沈月琴.
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网络教育平台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14(1):46-49.
被引量:4
7
周宇峰,施拥军,葛宏立,汤孟平.
森林经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1):26-27.
被引量:5
8
曹小玉,李际平.
“森林经理学”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14,32(6):60-62.
被引量:5
9
王春,钟文军,江岭,顾留碗.
GIS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2015,17(2):92-95.
被引量:10
10
刘亚秋,陈广胜,景维鹏,王鹍.
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信息工程学科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4):20-24.
被引量:1
1
程戌琰.
课堂小结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5X):43-43.
2
张谢妮.
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思考[J]
.亚太教育,2015,0(31):37-37.
3
张万里.
试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重点学生帮扶工作[J]
.科技风,2017(7):285-285.
被引量:2
4
杨传平.
以现代高新技术提升林学专业教育 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J]
.中国林业教育,2006,24(1):3-5.
被引量:9
5
王建东,刁晓倩,杨文军.
论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契合——以重点学生为研究视角[J]
.读书文摘(中),2016(6).
6
翟卿,杨淑芳,耿月华,陈琳琳.
大学班主任工作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4):135-136.
被引量:1
7
王华英.
高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72-74.
8
马艳波.
论高等院校在职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育[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79-179.
被引量:1
9
刘宗明.
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65-65.
被引量:1
10
聂宗省,王建国.
关于高校四类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一些措施[J]
.品牌(理论月刊),2015(1):270-270.
被引量:2
中国林业教育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