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协调度函数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与实证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协同学和区域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并建立协调度函数;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市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趋势和各个指标功效值变动情况,并提出了简要的优化建议。
作者
何伟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50,共4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基金
淮安市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HAS05006)
关键词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优化
模型
分类号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3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继生,陈彦光.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
.地理研究,1999,18(2):171-178.
被引量:310
3
黄寰.
自主创新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J]
.求索,2007(7):6-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陈涛,刘继生.
城市体系分形特征的初步研究[J]
.人文地理,1994,9(1):25-30.
被引量:81
2
黄寰.
论科技进步对经济区域系统的作用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61-62.
被引量:6
3
江小涓.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J]
.财贸经济,2005,26(4):3-9.
被引量:126
4
刘继生,陈涛.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
.地理科学,1995,15(2):136-143.
被引量:109
5
陈涛.
城镇体系随机聚集的分形研究[J]
.科技通报,1995,11(2):98-101.
被引量:85
6
苗长虹,武前波.
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动及优化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2):29-35.
被引量:10
7
景君学,廖健太.
新型工业化之多元特征在当代中国的共生共栖[J]
.甘肃社会科学,2006(6):208-210.
被引量:4
8
陈彦光,罗静.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信息维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0(1):64-69.
被引量:2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832页.
10
陈彦光,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10卷,1期,64页
共引文献
340
1
张颖,朱忠礼,焦晨泰.
基于分形的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景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2,37(5):1179-1189.
被引量:4
2
朱胜隆.
城镇体系研究综述[J]
.居舍,2019,0(32):10-11.
被引量:1
3
石培基,刘海龙,李快满.
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以酒泉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7,27(6):918-921.
被引量:20
4
刘继生,陈彦光.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分形结构的地理空间图式——对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的再探讨[J]
.人文地理,2000,15(6):9-16.
被引量:17
5
彭兴芝,王青,李虎杰.
河流阶地型城市空间结构度测——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6,26(S1):232-234.
被引量:1
6
杨延.
都市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3):75-78.
被引量:3
7
秦耀辰,刘凯.
Advances in applied studies of fractal theory in geography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4,14(z1):62-68.
被引量:5
8
周彬学,薛东前,贺伟光.
基于分形的关中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6):93-97.
被引量:7
9
李传武,张小林,吴威.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1-6.
被引量:29
10
孔露平,涂建军,华娟,简洁,张戈.
贫困山区县城镇体系空间特征研究——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139-14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2
1
谭峻,李楠,魏锜琀.
北京市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9):38-42.
被引量:49
2
张培峰,胡远满,赵明华.
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前景预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150-154.
被引量:8
3
蒙少东,张世英.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模型的模拟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3-29.
被引量:3
4
邵波,陈兴鹏.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5,28(1):136-141.
被引量:85
5
续竞秦,吕永成.
广西“经济—能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实证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5(4):127-129.
被引量:8
6
王爱民,刘加林.
深圳市国土资源协调度分析[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4):7-12.
被引量:2
7
李明月,江华.
广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3):36-38.
被引量:33
8
欧雄,冯长春,沈青云.
协调度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1):42-45.
被引量:74
9
杨树海.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经济问题探索,2007(1):27-30.
被引量:106
10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引证文献
6
1
戚伟,王慎敏.
基于地理折线法的“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模式构建[J]
.经济地理,2010,30(7):1080-1084.
被引量:7
2
谭峻,苏红友.
北京城市功能区土地利用协调度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117-121.
被引量:15
3
孙乾坤,李豫新,任凤.
区域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协调度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2,28(17):84-87.
被引量:12
4
杨木壮,王东.
基于协调度的广州城市土地潜力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6):21-23.
5
肖轶.
重庆市城乡统筹试验区土地利用平衡度测算[J]
.水土保持通报,2014,34(6):206-213.
被引量:1
6
龚新蜀,张静.
新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与优化[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9):56-6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孙丽薇,雷国平.
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国土资源情报,2011(8):44-48.
被引量:3
2
陆汝成.
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2012(4):58-62.
被引量:9
3
张骞之,胡新萍,苟天来,毕宇珠.
中德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与比较——以山东省和巴伐利亚州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118-122.
被引量:1
4
唐常春,樊杰,陈小良.
基于地域功能的土地利用协调研究——以长株潭生态绿心暮云镇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0):1645-1655.
被引量:10
5
杨木壮,王东.
基于协调度的广州城市土地潜力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6):21-23.
6
曹卫东,唐云云.
城市专业批发市场区位演化与城市空间的时空耦合——以芜湖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13,33(5):60-66.
被引量:21
7
赵凯,赵强军.
西安市土地利用协调性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3):49-54.
被引量:12
8
宫少燕.
山东省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差异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3):63-68.
被引量:8
9
汤姿.
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的数据[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3):358-360.
被引量:20
10
胡慧,胡武贤.
珠海市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2):12750-12753.
被引量:1
1
杨东林.
太原城市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
.太原大学学报,2005,6(1):21-25.
2
吴永.
资源配置的优化趋势特性与代价[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6):56-58.
被引量:2
3
庞凌.
德国现代物流业整体优化趋势及给我国的启示[J]
.现代经济信息,2010,0(16):155-155.
4
汪进,黄亚平.
小城镇与区域协调发展分析[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1):75-78.
5
尹子民,初明畅.
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与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10(11):31-33.
被引量:6
6
丁娟,陈东景.
我国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J]
.海洋经济,2014,4(5):1-8.
被引量:4
7
董国玉,王秀玉.
推进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
.中国外资,2013(22):158-159.
8
封萌芳,赖悦喜.
加工贸易投资结构的优化趋势[J]
.中国海关,2000(5):28-29.
9
范建双,赵磊,虞晓芬.
中国城镇化发展规模、效率和质量的耦合协调性研究[J]
.宏观质量研究,2016,4(2):28-41.
被引量:10
10
赵宝江.
科学规划 合理布“镇”[J]
.中国改革,2000(12):19-19.
被引量:2
统计与决策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