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 被引量:11

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法院调解的存废抑或改革之争,集中到一点还是法院调解的自愿性和强制性问题。针对法院调解的强制性,理论界的观点几乎是一边倒地持批评态度。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对于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通过分析法院调解的构成要素,并深入了解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法院调解的强制性潜在的客观合理性,以及它和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契合性。正因为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的存在,才会使得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产生卓越的效果,这也是法院调解区别于一般调解的主要特征所在。至于那种非理性的蛮横强制的因素并不是法院调解制度的主要品格。 For very long time, a debate has been raging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r abandonment of the system of judicial mediation, the focus is on that how we oughd to treat the forceful elements inherented in the Judicial Media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some different opinions against the consensus, and inquire into the rationality and inevitablity of the forceful dements coming from the whole process of Judicial Mediation.
作者 赵旭东
机构地区 西北政法大学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106,共7页 The Jurist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事诉讼制度的修改与完善"(OSJJD82007)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法院调解 自愿性 强制性 构成 要素 Judicila mediation Voluntariness Compulsoriness Constituted elemen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42

  • 1杨柳.模糊的法律产品——对两起基层法院调解案件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1999(1):208-225. 被引量:29
  • 2季卫东.法律体系的多元与整合——与德沃金教授商榷解释方法论问题[J].清华法学,2002(1):63-75. 被引量:12
  • 3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17(4):29-43. 被引量:97
  • 4[日]棚濑孝雄 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译序第2页.第124页.第256页.
  • 5.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0月印尼巴厘岛举行的首届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发表的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3年10月8日.
  • 6.《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强民商案件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3—05—12报道.
  • 7强世功 赵晓力.《双重结构下的法律解释—对8名中国法官的调查》[A].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C].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228页.
  • 8警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A].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C].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33页以下.
  • 9黄培良.[D].中国人县大学法学院,2003年11月.
  • 10.《道·琼斯官司庭外调解内幕》[N].《北京青年报》,2003—09—24.

共引文献264

同被引文献239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1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