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期限设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贷款偿还期限是各国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贷款的风险控制和实现贷款供求双方利益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贷款偿还期限,对于有效发挥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对高校贫困生学习的资助功能无疑兼具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作者
刘建民
江子福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
出处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7-57,17,共2页
Zhejiang Financ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6JA790121)<新时期国家助学贷款--困境与走向>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偿还期限
国际经验
设计
贷款偿还制度
高校贫困生
风险控制
供求
分类号
F832.479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9
1
陈媛,龚曦.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2):81-81.
被引量:6
2
郭国庆,孟捷,寇小萱.
顾客容忍区理论评述及扩展[J]
.管理评论,2004,16(8):32-36.
被引量:24
3
赵宏斌.
教育收益与风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8):44-49.
被引量:12
4
沈华,沈红,黄维.
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38-43.
被引量:34
5
辜胜阻,李俊杰.
助学贷款制度与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J]
.教育研究,2005,26(4):32-37.
被引量:34
6
刘思圻.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述评[J]
.兰州学刊,2005(4):234-237.
被引量:6
7
冯涛.
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分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22-23.
被引量:7
8
黄维,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中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功能耦合分析[J]
.求索,2006(11):8-11.
被引量:4
9
杜安国,高海燕,徐征.
当前助学贷款违约率偏高现象分析[J]
.南方金融,2007(6):44-45.
被引量: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07年第12次新闻发布会摘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2007年12月25日15:39.
引证文献
6
1
刘伟林,张邦富.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及其管理[J]
.财经科学,2008(3):45-50.
被引量:3
2
刘建民,熊建练.
新时期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
.求索,2008(10):40-42.
被引量:4
3
邵雨薇.
我国助学贷款风险管理[J]
.现代商业,2009(17):193-193.
被引量:1
4
原献学,庞捷敏,李建升.
助学贷款受信者的心理物理学债务容忍度研究[J]
.心理研究,2011,4(3):89-94.
被引量:2
5
师帅.
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问题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11(9):79-81.
被引量:8
6
文世英.
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3):32-3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冯振伟.
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及控制策略[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9(8):9-10.
被引量:1
2
夏永全.
对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执行效力的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26(2):109-111.
被引量:1
3
徐燕.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134-135.
被引量:3
4
田燕飞.
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现状调查分析及改进对策——基于湖南农业大学农村特困生的调查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9(19):128-130.
被引量:4
5
陈曦.
浅谈我国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企业导报,2012(11):223-223.
6
周芬,郭亚男,原献学.
《助学贷款受信学生债务容忍度量表》的预测效度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4):91-93.
7
周芬,郭亚男.
助学贷款受信学生债务监控能力的差异比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3):79-81.
8
刘英,林叶青,林立洪.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探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13,26(3):33-38.
被引量:1
9
张宗子.
家[J]
.才智(智慧版),2013(6):49-49.
10
周梅.
高校大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影响因素评价研究[J]
.商情,2013(29):175-176.
1
吕宏斌.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企业债务危机[J]
.山西财税,2009(3):29-30.
2
胡景芸.
关于我国目前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00(3):18-19.
3
黄慧洺.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企业的债务危机[J]
.中国金融,2008(10):69-70.
被引量:1
4
豫民.
第七讲 企业发行债券承受能力的测算[J]
.福建金融,1989(4):61-62.
5
国务院关于发行1989年保值公债的通知[J]
.中国财政,1989(8):63-63.
6
罗纯武.
一次借款 分笔立据[J]
.中国金融,1964(1):19-19.
7
林勤玉.
建立高校贫困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思考[J]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6(6):131-134.
被引量:2
8
李泽军.
社保卡,引导助学贷款走出困惑[J]
.金融经济,2005(11):23-24.
9
问题解答[J]
.中国金融,1954(9):12-12.
10
韩天雪.
完善风险补偿金机制 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89-91.
被引量:2
浙江金融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