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夹脊穴与脊髓神经节段支配及其经络脏腑效应
被引量: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夹脊穴是一组取穴简单、疗效高的穴位,被针灸临床普遍应用。通过对夹脊穴的临床应用及穴位的功能主治,探讨其与脊髓神经节断的关系和相关的规律性,进一步得出经穴主治的神经节段理论,对指导针灸临床取穴、配穴,并进一步探讨经穴的主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张鸥
李燕
机构地区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1-702,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夹脊穴
脊神经节断
经络
脏腑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简介
张鸥(1956-),女,大连人,教授,医学硕士,从事经穴及针刺机理的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2
同被引文献
654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480
参考文献
4
1
郑观成 包新民 李有.夹脊电针的作用途径分析[J].陕西新医药,1979,(2):55-55.
2
王佩,王少荣.
根据神经节段支配理论探讨针灸取穴规律[J]
.针刺研究,1998,23(3):163-167.
被引量:50
3
崔承斌,王京京,吴中朝.
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J]
.中国针灸,2005,25(7):483-486.
被引量:203
4
王玉明,李生棣,李勃.
华佗夹脊穴与硬脊膜关系初探[J]
.甘肃中医,2001,14(5):60-6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肖祖伟.
针灸肺俞穴治疗风寒咳嗽40例[J]
.中国针灸,2003,23(11):667-667.
被引量:18
2
程莘农.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7..
3
金镜,邵明宇,岳丹.
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下肢多发性神经炎32例[J]
.中国针灸,1997,17(3):138-138.
被引量:2
4
陈可冀.岳美中医学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34-36,507,16-21.
5
孙维仁.背俞理论探索与临床应用[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3,4.
6
向之中.针灸经穴与原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46.
7
李定忠 李秀章.中医经络探秘[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59.
8
金百仁.五年来华佗夹脊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1988,7(4):41-41.
9
刘俊红.肝俞穴点刺拔罐治疗顽固性麦粒肿32例[J].中国针灸,1999,19(11):680-680.
10
李常度.华佗夹脊穴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8,(4):23-23.
共引文献
262
1
李萧,杨娇,银子涵,齐文川,郑倩华,李享,梁繁荣.
梁繁荣教授通阳调神针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经验[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7):2861-2866.
被引量:13
2
张万翔,王蜜源,卢通,祝永刚,肖辉灯,李春根,柳根哲.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腰扭伤取穴规律分析[J]
.北京中医药,2020(8):870-874.
被引量:8
3
金末淑,陈思宇,徐杉,何丽丽,黄建军.
背俞穴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S1):106-109.
被引量:38
4
方继良,金真,王寅,李科,曾亚伟,佟海滨,任燕双,高波,王映辉,程谟库.
针刺太冲及其临近穴脑反应区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9):1332-1336.
被引量:44
5
安光辉,赵毅,孙鹏.
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与应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129-131.
被引量:31
6
孟国凡,胡蓉,柯勇,缪春健.
定喘穴封闭对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06,30(8):762-762.
被引量:5
7
黄仕荣,林其雄,汤骏,陈建础.
腰突穴针刺深度CT扫描定位研究[J]
.中国针灸,2006,26(9):635-638.
被引量:42
8
黄仕荣.
针刺镇痛穴位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9):3-5.
被引量:18
9
张永臣,贾红玲,贾祯,吴富东,单秋华.
华佗夹脊穴实验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5):28-30.
被引量:9
10
曾庆云,曹晓岚.
现代康复理论在指导脑卒中偏瘫早期推拿治疗中的重要性[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0):907-908.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654
1
曹悦,孟学茹,何黎,胡远樟,温川飙.
针灸治疗中风病临床辨证的一种算法模型探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6):366-369.
被引量:4
2
徐亭亭,乔云飞.
通筋透骨汤结合针刺促进痉挛性脑瘫患儿康复效果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119-122.
被引量:4
3
高阳,艾艺晓,陈大帅.
穴位注射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瘫患儿疗效及对运动发育和肢体平衡能力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4):179-182.
被引量:12
4
李瑞豪,贠国俊,谭朱江,周春明.
针刺结合物理康复训练治疗对脑瘫儿童神经电生理和运动障碍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4):175-178.
被引量:9
5
董福慧.
脊柱相关疾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
.中国骨伤,2007,20(z1):1-3.
被引量:15
6
任跃,朱玲,胡志平.
改良型捏脊疗法对脾虚型亚健康状态患者的干预及对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3):241-242.
被引量:10
7
陈少宗.
从临床经验统计看胃经“腧穴-脏腑”相关规律[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8):8-10.
被引量:13
8
谭护根.
毫针脊髓电刺激疗法的临床应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
被引量:2
9
张策平.
督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5-5.
被引量:12
10
蒋松鹤,楼新法,宋丰军,刘宝华.
阴阳、脏腑和疏通经气[J]
.针刺研究,2004,29(3):227-23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8
1
姜永霞,程博,楼新法,蒋松鹤.
夹脊穴的渊源及研究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3):201-203.
被引量:26
2
张玉翠,于隽,孟庆玲,李江山.
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大鼠胃运动异常模型胃内压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1):65-68.
被引量:24
3
李兰丽,陈亮,刘家瑞.
浅析闽派小儿推拿及“捏脊八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53-55.
被引量:1
4
姜新龙.
针刺夹脊穴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经验介绍及规律探讨[J]
.光明中医,2014,29(9):1937-1938.
被引量:3
5
宋佳杉,刘玉祁,刘存志,佘延芬,解秸萍,陈寅萤,吴萌萌,石广霞,文雅丽,李敬道,马玉侠,吕昆,王麟鹏,周炜,韩景献,高树中,赵吉平,李石良,马良宵,邢建民,曹卉娟,刘建平,朱江.
电针三阴交、悬钟、非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累积镇痛效应的比较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6):487-492.
被引量:25
6
郑华斌,陈媛.
大肠俞募配穴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对照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4):57-59.
被引量:16
7
蒋龙龙,刘昱材,李学超,王红.
捏脊疗法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852-2856.
被引量:50
8
董亚琴,修春英,萨喆燕,许金森.
四肢远端穴位对急性缺氧志愿者心功能调节规律研究[J]
.针刺研究,2015,40(5):402-408.
被引量:3
9
张晓,王强强.
火针、电针结合排刺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50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138-140.
被引量:12
10
廖华萍,郑美凤.
经络脏腑之相关性[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2):197-199.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480
1
张广娜,符艺乐,王献,姜子祥,侯方惠,姚明月,杨旭,李凯,陈应奇,符致坚,谢毅强.
海南黎族藤灸技术简述[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7):40-43.
被引量:2
2
贾永丽,谢慧琴,刘笛.
中医护理干预易感儿的临床观察[J]
.新疆中医药,2022,40(4):88-89.
3
陶吉明,尹露,张宏,郭清娟,房敏.
脑卒中后抑郁“通督塑神”推拿诊疗方案优化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7):2266-2273.
被引量:2
4
赵煜,陈星宇.
基于脑-肠-菌轴探讨肠道菌群与偏头痛关系及对针刺治疗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2,40(10):44-48.
被引量:3
5
谭薪兴,娄伦田,马界.
针灸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22,40(1):220-223.
被引量:8
6
杨志强,申艳慧,齐娟.
运用数据挖掘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选穴规律[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2):137-140.
被引量:1
7
郑秋菊.
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20,0(2):60-61.
被引量:4
8
李耀宇,王艳锋.
王艳锋教授针药结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证经验[J]
.光明中医,2024,39(14):2782-2785.
9
李明婵,李长辉.
慢性腰肌劳损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68):113-114.
被引量:1
10
李想.
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评价[J]
.糖尿病天地,2018,15(9):150-150.
被引量:1
1
王湃,孙瑜,高碧霄.
浅析皇甫谧对郄穴的贡献[J]
.四川中医,2001,19(4):5-6.
被引量:11
2
李明霞.
五输穴主治规律初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51-53.
被引量:7
3
朱丹烨,刘皓怡,米菲菲.
带脉新议[J]
.河南中医,2012,32(11):1431-1432.
被引量:2
4
牛广跃,侯书伟.
针灸治疗小儿遗尿取穴规律初探[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0):53-54.
被引量:1
5
袁宜勤.
针灸临床取穴概说[J]
.湖南中医杂志,1996,12(2):23-24.
6
王金金,蒋松鹤,李莎莎,蒋培伟,楼新法.
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与脊髓神经节段支配规律的关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272-1273.
被引量:20
7
胡玮璇,王卫.
“经主喘咳寒热”机理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4):677-678.
8
袁洪仁.
谈小儿推拿临床取穴施术的次序[J]
.按摩与导引,2001,17(2):6-7.
被引量:1
9
甄希成,郑利岩,徐朝霞,吴成举.
实验家兔经穴定位的标准化研究系列报道(3) 家兔“肾经 膀胱经”常用经穴测定及脏腑效应验证[J]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3):211-212.
被引量:1
10
邢琳,胡幼平.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取穴规律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0,38(6):100-101.
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