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趋同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建设共同推进、教育手段相互补充为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动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系统归纳了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互动发展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促进二者进一步互动发展的思考与途径。
作者
毛文燕
机构地区
上海电大闸北分校
出处
《理工高教研究》
2007年第5期146-148,共3页
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
教育互动
高等职业
培养目标
办学理念
课程建设
相互补充
教育手段
分类号
G728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1
李西凤.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面对的问题与选择[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3):18-21.
被引量:24
2
潘天华,唐祥金,易向阳,陈启跃.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和合作”综合研究报告[J]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2):41-46.
被引量:11
3
彭坤明.
中国特色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环境分析[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1):5-12.
被引量:4
4
董步学.
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J]
.职业教育研究,2005(5):6-7.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李士杰.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28):4-6.
被引量:25
2
厉以宁.
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J]
.北京社会科学,2004(4):3-12.
被引量:6
3
程雁雷.必须重视和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立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0(02).
4
彭坤明.创新与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彭坤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
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司编,杨金土,罗宏述.部分国家和地区职业技术教育法规选编[M]法律出版社,1990.
7
李玉勇,王云华.
构筑现代开放式教育体系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1(5):39-40.
被引量:5
8
王史维.
跨越:远距离教育的特殊功能[J]
.江苏高教,2001(2):117-11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3
1
王荣献,王予民,侯发讯,王海天.
浅谈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0(1):59-60.
被引量:5
2
胡俊文.
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与提升途径研究[J]
.社科纵横,2008,23(5):90-92.
被引量:18
3
程里璇.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初探[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5(2):5-9.
被引量:4
4
成秀萍.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本科学员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3):48-51.
被引量:2
5
钱焕新.
关于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4(2):6-8.
被引量:2
6
钱焕新.
对构建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4):133-135.
被引量:5
7
张灵军.
基层电大开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2):38-40.
被引量:5
8
钱焕新.
关于构建我国成人教育资源重组模式的思考[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7(2):62-64.
被引量:2
9
李建奇.
高等职业教育的阶段性定位[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7(3):94-97.
被引量:3
10
王峰,黄会琴.
开放教育环境下政治公共课教学设计的社会化探究[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2):68-69.
同被引文献
30
1
王荣献,王予民,侯发讯,王海天.
浅谈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0(1):59-60.
被引量:5
2
潘天华,唐祥金,易向阳,陈启跃.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和合作”综合研究报告[J]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2):41-46.
被引量:11
3
冯凌云.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1).
被引量:3
4
林若红.
高职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结合途径初探[J]
.函授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2,6(2):53-54.
被引量:7
5
潘天华.
政策与制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沟通与合作的保证[J]
.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28-32.
被引量:4
6
唐祥金.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成功范例及其启示[J]
.南京农专学报,2003,19(3):69-75.
被引量:15
7
田宝军,安宝生.
美国现代远程职业技术教育概况及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4):33-38.
被引量:11
8
孙学农.
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J]
.教育与职业,2007(20):29-30.
被引量:17
9
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10
朱金兰.
美国社区学院中的远程职业技术教育[J]
.职教论坛,2007,23(11X):62-6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韩西娜,陈为.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初探——以机电类专业为例[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3):43-45.
被引量:6
2
杨美和.
国内外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与研究综述[J]
.职业教育研究,2011(2):9-11.
被引量:7
3
张奕.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与实践[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5(3):69-73.
被引量:4
4
茅徐斌.
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的互适性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3).
被引量:2
5
杨勇.
关于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
.天津电大学报,2016,20(3):38-4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叶林虎,曹伟明.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互动机制探讨[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20-23.
被引量:1
2
曹伟明,叶林虎.
高职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互动机制初探[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6-10.
被引量:2
3
李志香,宁晨.
远程教育支撑职业教育影响因素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2(10):57-58.
被引量:6
4
刘秀贤.
国际开放大学质量管理体系对比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4(2):57-59.
被引量:1
5
李岩,姜钦扬.
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之间“立交桥式”人才培养建设研究[J]
.电大理工,2014(1):30-31.
6
李梦迪.
批评性语篇分析引入远程教育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2):28-29.
7
丰华涛,姚异卉.
坚持改革创新 促进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J]
.电大理工,2015(1):50-51.
被引量:8
8
吴江,欧启忠.
校际实践教学交流平台用于机械职师专业见习的构建与评价[J]
.广西教育,2015,0(15):181-182.
9
黄明,胡舒予.
远程高等教育转化发展及其与高职教育的融合[J]
.知识窗(教师版),2015(12):43-43.
被引量:1
10
周志忠.
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一体化互动融合的实践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7):138-139.
被引量:2
1
毛文燕.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动发展研究——以上海电视大学闸北分校实践为例[J]
.成人教育,2011,31(7):94-95.
被引量:8
2
王冬桂.
试析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A1):248-249.
被引量:2
3
吕志香,刘晓风.
扬州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互动发展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5(19):73-74.
被引量:1
4
葛军燕.
高职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9):158-159.
被引量:12
5
叶林虎,曹伟明.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互动机制探讨[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20-23.
被引量:1
6
李新慧.
论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J]
.科学咨询,2007,0(A05):70-71.
被引量:4
7
孙凯.
让家校教育互动起来[J]
.中小学校长,2005(8):12-13.
8
金捷,伍建国.
高职机械类专业工学结合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2,15(1):44-47.
被引量:2
9
杨振强.
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研究[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96-98.
被引量:2
10
张晋华.
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J]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2):115-117.
被引量:2
理工高教研究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