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模式效应研究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使得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多彩,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使得体育教学的效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及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有效地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
仝东峰
机构地区
陕西理工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7-148,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
整合
模式效应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6
1
李祺,李春鹏.
论教育信息化[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1):1-7.
被引量:15
2
李继文.
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06(7):154-155.
被引量:7
3
周强.
论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120-121.
被引量:13
4
舒涵.
体育信息化四大需求[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13):35-35.
被引量:13
5
从信息技术教育看教育观念的转变.信息世界,2001,(8):9-9.
6
姜健,刘汉生.
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64-65.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潘志新.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z1):222-223.
被引量:9
2
舒涵.
体育信息化四大需求[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13):35-35.
被引量:13
3
李祺,李春鹏.
论教育信息化[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1):1-7.
被引量:15
4
何明升.
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特性与社会效应[J]
.信息世界,1998(2):14-15.
被引量:10
5
王守明.
信息技术发展与未来成人教育[J]
.成才与就业,1997(5):19-21.
被引量:1
6
南国农.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02,23(11):3-6.
被引量:314
7
李祺.
电化教育与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最优化[J]
.电化教育研究,2003,24(1):3-8.
被引量:14
8
宋梁,陶占泉.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再认识[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6):85-85.
被引量:4
9
潘伟.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一场教育技术的革命[J]
.现代电子技术,2003,26(7):17-19.
被引量:3
10
李阳.
校园网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和支持作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174-17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5
1
鲁冰.
区域性体育类综合数据库建设初探[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20-22.
被引量:2
2
周强.
论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120-121.
被引量:13
3
杜军.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调查[J]
.中国成人教育,2006(2):87-88.
被引量:4
4
罗映红,陈小强,陶彩霞.
构建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教学新体系的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1):26-29.
被引量:13
5
乐军.
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9):16-19.
被引量:9
6
彭鹰,谢艳林.
浅析信息化教育中的体育教学[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122-123.
被引量:8
7
吴宝花,卢淑琴,李侠,蔡万勇.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体现[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8,22(2):154-156.
8
胡汨.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方法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2):11-13.
9
邵国华.
对大学体育教学趋势的新思考[J]
.体育师友,2009,32(4):44-46.
10
杨世木,司虎克.
我国体育电子政务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3):12-1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71
1
陈存志,刘苹.
论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构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284-285.
被引量:4
2
王乐华,韩奇.
从现代课程论视角审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95-97.
被引量:10
3
姜育生.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161-161.
被引量:11
4
王章明.
安康与授权:体育课堂环境的社会学干预[J]
.体育科学,2004,24(9):74-77.
被引量:12
5
唐祥彬.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多媒体教学软件编制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968-970.
被引量:9
6
童锦.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5):227-227.
被引量:3
7
李瑜.
我国师生关系10年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04,11(6):90-93.
被引量:14
8
孙国民,于晓东.
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目标偏向融合模式”及其对大学体育课程相关改革的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26-1528.
被引量:18
9
赵卫民.
陕西中小学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
.体育科学,2002,22(3):32-33.
被引量:28
10
许志刚,毛华,杨保法.
体育理论课程CAI教学系统的实现[J]
.成人教育,2004,24(12):75-7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9
1
於鹏,孙欣荣,张铭,赵飞,成一祥.
数字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有效整合[J]
.社会科学家,2012,27(S1):229-230.
被引量:3
2
马沛军,彭勤智.
信息技术与体育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J]
.昌吉学院学报,2008(2):102-106.
3
王贵生.
浅论体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模式[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2):140-142.
被引量:1
4
梁培根.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有效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87-89.
被引量:24
5
高宗贵.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4):51-52.
被引量:13
6
彭坚.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效果[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7):68-68.
7
李云,金琼,祝良,张宇.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
.山东体育科技,2011,33(1):76-79.
被引量:18
8
周丽红.
近10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研究之分析[J]
.惠州学院学报,2012,32(6):97-101.
被引量:1
9
刘来祥.
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健康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8):123-124.
10
张进成.
信息化技术在室内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5):86-86.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黄小龙.
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体育信息化教学探究[J]
.体育视野,2022(19):122-124.
被引量:2
2
张大庆.
新时代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J]
.体育视野,2020(8):83-84.
3
李伟.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运用[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2):63-64.
被引量:3
4
蒋恩孟.
对多媒体技术和高中体育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4):62-63.
5
於鹏,孙欣荣,张铭,赵飞,成一祥.
数字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有效整合[J]
.社会科学家,2012,27(S1):229-230.
被引量:3
6
邱明强,张梅,王玉友.
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研究[J]
.大家,2012(4):181-181.
7
李梦红.
广西漆画教学的总结与探讨[J]
.大家,2012(3):177-177.
8
李晓武.
普通高校乒乓球技术课多媒体CAI课件的应用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5):74-77.
被引量:4
9
王杰,张庆文,王兴,黄华勇.
基于训学研模式的体育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1):91-94.
被引量:6
10
郑欣欣.
计算机与煤炭体育事业的关系发展趋势分析[J]
.煤炭技术,2012,31(4):254-255.
1
仝东峰.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模式效应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15):158-160.
被引量:3
2
孙俊红.
浅谈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建构[J]
.职业,2011(11):25-25.
被引量:1
3
仝东峰.
“师生共振”课堂教学模式效应的理论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11(14):81-82.
被引量:4
4
陈亮.
浅析高考美术统考模式的进与退[J]
.科学之友(中),2011(2):132-134.
被引量:2
5
关丹丹,孙玉荣.
PETS-5级英语纸笔测试与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可比性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6):87-92.
6
许军强,武建设.
兵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
.管理观察,2011(34):68-69.
中国成人教育
2007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