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木麻黄栽培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木麻黄是重要的防风固沙、用材和薪材树种,近年来在栽培生理生态学领域上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木麻黄光合生理、水分生理、固氮生理以及木麻黄与气候、立地的关系和生态系统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木麻黄栽培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者
叶功富
黄宝龙
张水松
徐俊森
陈洪
冯泽幸
机构地区
福建省林科院
南京林业大学
出处
《防护林科技》
1997年第1期31-35,共5页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木麻黄
栽培
生理学
生态学
研究进展
分类号
S792.93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154
1
李志真,谢一青,王志洁,杨宗武,陈启锋.
木麻黄根瘤内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林业科学,2003,39(S1):139-147.
被引量:8
2
谭芳林,徐俊森,林武星,叶功富,林捷.
福建滨海沙地造林树种的适应性与选择研究[J]
.林业科学,2003,39(S1):100-105.
被引量:50
3
苏宝川.
沙质海岸木麻黄混交林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4,17(5):6-8.
被引量:7
4
张勇,陈羽,仲崇禄,陈珍,方发之,蔡兴旺,云惟炳.
菌根菌对木麻黄无性系苗生长的影响[J]
.热带林业,2003,31(4):21-23.
被引量:4
5
方发之.
海南短周期工业用材树种造林对比试验研究[J]
.热带林业,2002,30(4):32-34.
被引量:4
6
段舜山,徐景亮.
红树林湿地在海岸生态系统维护中的功能[J]
.生态科学,2004,23(4):351-355.
被引量:41
7
林武星,洪伟,叶功富.
木麻黄水浸液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1):46-51.
被引量:32
8
叶功富,冯泽幸.
试论南方木麻黄海岸防护林的更新改造[J]
.浙江林业科技,1993,13(1):60-63.
被引量:30
9
郑达贤,沙济琴.
福建滨海木麻黄林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林带更新的影响[J]
.地理学报,1994,49(4):345-352.
被引量:18
10
叶功富,张水松,黄传英,徐俊森,潘惠忠.
木麻黄人工林地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J]
.林业科技开发,1994,8(4):18-19.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10
1
林武星,洪伟,叶功富.
木麻黄根系浸提液对幼苗营养吸收和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2):170-175.
被引量:27
2
陈彦,王国明,周坚.
木麻黄抗逆性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2005,22(6):746-752.
被引量:18
3
林武星.
木麻黄自身他感作用影响因素及缓解[J]
.防护林科技,2006,19(6):1-5.
被引量:16
4
黄志伟,余树全,胡庭兴,曹剑,刘波.
我国沿海防护林植被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5):66-70.
被引量:11
5
林武星.
自身他感作用物对木麻黄幼苗叶绿素及糖类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1):12-16.
被引量:16
6
张水松,叶功富,吴寿德,徐俊森,林武星,施纯淦,王维辉,苏全兴,隆学武,黄芙蓉,徐耀昌,林捷.
木麻黄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概述[J]
.防护林科技,2000,13(S1):128-132.
被引量:21
7
徐俊森,杨细明,郑天汉,陈清森,林武星,傅忠华,潘惠忠,隆学武.
干旱胁迫对木麻黄小枝细胞膜伤害机理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0,13(S1):164-167.
被引量:6
8
叶功富,徐耀昌,李志真,黄芙蓉,林捷,姚庆端,隆学武,徐俊森.
水分胁迫下木麻黄结瘤固氮及外生菌根作用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0,13(S1):168-172.
被引量:2
9
叶功富,卢昌义,尤龙辉,林武星,高伟.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的海岸带林业建设与发展[J]
.防护林科技,2013,26(1):1-4.
被引量:3
10
林武星,黄雍容,朱炜,聂森.
干旱胁迫对台湾栾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12(5):52-5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
李燕清.
海南文昌3种主要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调查[J]
.热带林业,2020(2):17-20.
被引量:2
2
李建鹃.
外源添加微生物对连栽木麻黄幼苗生长的影响[J]
.林业勘察设计,2021,41(3):43-46.
3
伍恩华,刘强,王显道,黄奕财.
海南岛滨海木麻黄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动态[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60-64.
被引量:4
4
林立金,杨代宇,汤福义,罗丽,廖明安,袁雷.
土壤施用富集植物秸秆对荠菜镉积累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5,46(2):483-488.
被引量:13
5
王群,尹飞,李潮海.
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10):25-29.
被引量:28
6
林益明,郭启荣,叶功富,林玲,林鹏.
福建东山几种木麻黄的物质与能量特征[J]
.生态学报,2004,24(10):2217-2224.
被引量:32
7
陈胜.
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造林效果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91-95.
被引量:16
8
张勇,仲崇禄,陈羽,陈珍.
木麻黄共生菌的研究进展[J]
.广东林业科技,2006,22(1):70-75.
被引量:8
9
陈端钦.
木麻黄无性系选择及其在滨海沙地更新造林中的应用[J]
.防护林科技,2006,19(5):13-15.
10
林武星.
木麻黄自身他感作用影响因素及缓解[J]
.防护林科技,2006,19(6):1-5.
被引量:16
1
李文政,张文革.
元阳县薪材树种生物量的初步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5,15(1):8-13.
被引量:1
2
唐伟,何小东.
国外松薪炭林营造技术研究初报[J]
.安徽林业科技,2001(1):9-11.
3
郭亮,陶秀富.
大陈岛木麻黄栽培技术探讨[J]
.华东森林经理,2005,19(4):22-24.
被引量:5
4
邹游,唐进之.
薪材树种枫杨的初步调查研究[J]
.农村能源,1993(6):27-28.
被引量:1
5
杨克美,.
高生物量薪材树种国外松营造技术及经营措施[J]
.安徽林业科技,1995(2):18-19.
6
董云岚.
河南太行山区薪炭林的现状和问题探讨[J]
.林业科技通讯,1994(2):10-11.
7
抗旱树种及造林技术[J]
.致富天地,2013(4):42-42.
8
郑绍伟,唐敏,邹俊辉,慕长龙.
灌木群落及生物量研究综述[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189-192.
被引量:72
9
闫国苍,王文颖,康清.
稳定同位素^(15)N技术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应用展望[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11):40-42.
10
唐玉贵,覃尚民,曹季丹,侯远瑞.
优良薪材树种的筛选[J]
.林业科技通讯,1991(8):9-12.
防护林科技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