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对中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中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若干的不对称关系,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文章最后对解决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
李群芳
孙贺先
尹继东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8期22-29,共8页
Study and Practic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产业
就业
结构
相关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0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1
赵文龙,周恒.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特征的均衡性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
.理论导刊,2006(6):52-55.
被引量:10
2
何大安.
产业运行格局与就业结构变动[J]
.经济学家,2006(3):49-55.
被引量:12
3
张占东.
基于中部崛起的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调整探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6(2):83-85.
被引量:8
4
程红莉.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及对失业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2006,22(3):97-98.
被引量:32
5
江世银.
中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J]
.求索,2005(5):7-9.
被引量:2
6
彭道宾,彭地.
中部产业结构演变状况及崛起之策[J]
.经济研究参考,2005(69):36-48.
被引量:7
7
喻桂华,张春煜.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13.
被引量:129
8
王芳.
江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4,20(1):66-67.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何大安.
投资流向与结构调整、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J]
.经济研究,2001,36(11):45-51.
被引量:28
2
喻新安.
中部地区崛起的问题与对策[J]
.红旗文稿,2004(12):6-8.
被引量:6
3
阎文谦,窦庆菊.
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分析[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3(6):37-41.
被引量:2
4
胡晓鹏,魏培东.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实证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3):27-33.
被引量:18
5
蔡.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被引量:139
6
胡艳.
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弱质分析与政策建议[J]
.经济纵横,2004(7):5-7.
被引量:8
7
喻桂华,张春煜.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13.
被引量:129
8
蔡昉.
转轨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矫正制度性扭曲[J]
.中国人口科学,1999(2):1-6.
被引量:14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结构调整[J]
.经济研究参考,2005(20):31-41.
被引量:5
10
郭继强.
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兼论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J]
.中国社会科学,2005(5):16-26.
被引量:71
共引文献
200
1
陈璋,徐进.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效应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12):103-105.
被引量:1
2
张亢亢,宋光兴.
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74.
被引量:2
3
罗世华.
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5-78.
被引量:2
4
陶秋燕,汪昕宇.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421-426.
被引量:20
5
衡涛,陈志国,李惠茹.
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
.西北人口,2005,26(4):56-58.
被引量:1
6
熊亮.
由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就业困境和出路[J]
.法制与社会,2008(14).
被引量:1
7
袁红林.
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协同分析[J]
.当代财经,2005(11):81-84.
被引量:6
8
徐勇,王雅鹏.
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就业模式比较研究[J]
.商业时代,2005(36):9-9.
被引量:2
9
丁剑平,王璐.
汇率升值对就业影响的中日比较[J]
.现代日本经济,2006,25(2):27-31.
被引量:9
10
何大安.
产业运行格局与就业结构变动[J]
.经济学家,2006(3):49-55.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04
1
黄洪琳.
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原因探讨[J]
.人口与经济,2008(S1):12-15.
被引量:24
2
蔡昉.
坚持在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J]
.求是,2009(5):27-29.
被引量:28
3
王欢,黄健元,王薇.
人口结构转变、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4(2):96-10.
被引量:50
4
都阳,蔡昉.
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地区趋同性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J]
.世界经济,2004,27(8):42-49.
被引量:59
5
孙丽文,俞会新.
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4):66-67.
被引量:7
6
吴宏洛.
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与非农就业障碍[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32-37.
被引量:5
7
喻桂华,张春煜.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13.
被引量:129
8
侯力.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人口学刊,2004,26(6):30-34.
被引量:31
9
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
.中国软科学,2005(1):64-70.
被引量:83
10
漆向东.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优化就业结构[J]
.经济问题探索,2005(5):8-1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8
1
陈明,周欣燕.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6):340-344.
被引量:3
2
张文,郭苑,徐小琴.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综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139-143.
被引量:9
3
陈碧琼,周茜.
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实证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1,11(11):5-9.
被引量:1
4
刘玉成.
中国城镇单位就业性别差异演化与特征分析[J]
.荆楚学刊,2016,17(2):50-55.
5
刘俊杰,叶允最.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研究——基于广西的实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4):48-55.
被引量:4
6
李雪.
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凸显的问题与政策选择[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28):28-29.
被引量:2
7
高原,吕伟杰.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的联动效应研究[J]
.市场论坛,2021(5):65-73.
被引量:1
8
商勇.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J]
.区域经济评论,2014(5):69-7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杨洁.
透过“用工荒”审视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构建[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63-66.
2
梁策,孟宪生.
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J]
.经济纵横,2013(7):56-59.
被引量:9
3
王军,张士钰.
我国第一产业内就业决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开发研究,2013(4):34-37.
被引量:2
4
高弘.
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4):12-14.
被引量:1
5
孟光兴.
技术创新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动力流图模型的建立与讨论[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21):54-59.
6
程志永,刘晓辉.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度量及指标实证分析[J]
.经营与管理,2014(8):85-89.
被引量:1
7
徐铮,房国忠.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评价——基于模糊相对熵[J]
.技术经济,2014,33(11):83-89.
被引量:2
8
崔建华,牛旻昱.
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水平影响因素[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2):235-242.
被引量:1
9
秦磊,张守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探讨[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150-153.
被引量:4
10
史洁.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构建问题评价研究[J]
.运城学院学报,2015,33(2):48-52.
被引量:1
1
游永铭.
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6(20):171-172.
2
赵技敏.
鳄鱼无视恐龙:竞争不对称关系的战略思维[J]
.公关世界,2014(12):44-45.
3
郭凯.
海外采购一举多得[J]
.中国新闻周刊,2011(15):83-83.
4
孙伟,周瑶.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12,20(S2):889-893.
被引量:16
5
郑小云.
eHR甲方咨询的三个认识误区[J]
.中外管理,2006(10):68-69.
6
李建设,李文峰.
中小电影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
.电影文学,2013(1):21-22.
被引量:2
7
杨建平,郑琴.
房地产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J]
.商场现代化,2007(02X):230-230.
被引量:5
8
王佑,王玉荣.
走出“甲方咨询”的误区[J]
.软件工程师,2003(9):47-48.
9
陈旭东,黄登仕.
会计盈余水平与会计稳健性——基于分量回归的探索分析[J]
.管理科学,2006,19(4):52-61.
被引量:42
10
王艳格,周鹏翔.
我国就业弹性的部门差异与结构性矛盾[J]
.东方企业文化,2014(9S):225-225.
学习与实践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