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年第4期352-354,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参考文献4
1 董柏青.广西霍乱百年史.2001:17-21.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
3 甘华蓉.成都市新都区从甲鱼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0):771-771. 被引量:6
4 李孝权,王鸣,易鸿,刘于飞,周端华,莫自耀,黄冰,肖晓蓉,柴巧学,柯昌文,邓小玲,肖丽英,蔡衍珊.广州市水产品监测中霍乱弧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05,31(2):35-38.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6
1 刘红露,祝小平,冯泽惠,徐跃方,罗隆泽,李燕春.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追溯霍乱传染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1):9-12. 被引量:11
2 Warner JM, Oliver JD.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alysis of clin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olates of vibrio vulnificus and other vibrio specie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9,65(3):1141-1144.
3 GB15984-1995,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传染病诊断标准及相关法规汇编[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53-63.
4 Chhotray GP, Pal BB, Khuntia HK, et al. Incidence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vibrio cholerae associated with cholera outbreak subsequent to the super cyclone in orissa[J]. India Epidemiol Infect, 2002, 128(2):131-138.
5 吴少慧,张成刚,张忠泽.RAPD技术在微生物生物多样鉴定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2000,20(2):44-47. 被引量:26
6 易鸿,廖育煌,刘俊华,张健,王鸣.用RAPD技术分析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J] .热带医学杂志,2002,2(2):124-12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27
1 王鸣,李孝权,莫自耀,刘于飞,邓志爱,沈纪川,张欣强.2001至2005年广州地区霍乱弧菌主要致病相关基因特征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4):257-261. 被引量:15
2 李欢龙,葛君华,林君芬.霍乱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2):35-37.
3 葛君华,李欢龙,林君芬.一起霍乱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2):39-40. 被引量:1
4 段丽琼,邓志红,胡世雄,高立冬,肖洁华.湖南省2005年霍乱监测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45-46. 被引量:6
5 叶菊莲,程苏云,陆群英,罗芸,吕华坤,孟真,姜理平.浙江省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2):214-216. 被引量:18
6 黄雪珍,丁丽娜,谭海芳.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分型报告[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5):122-124.
7 陈明,庞武贵,刘义威,全信斌,谭垂敏,卢耀娟,杨成志,覃健敏.玉林市2005~2006年霍乱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J]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5):357-359. 被引量:7
8 邓志红,胡世雄,高立冬,湛志飞.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J] .疾病监测,2008,23(3):147-149. 被引量:6
9 姚美琳,周发珍,王榕峰,林珍娣,李国伟,韦萍.2003~2007年厦门市海沧区外环境中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0):924-925. 被引量:4
10 沈纪川,王鸣,刘于飞,蔡衍珊,李孝权,张欣强,邓志爱.广州市1998-2007年霍乱流行和监测情况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09,9(1):83-86. 被引量:5
1 徐雪华,滕登林,张乃杰.莱州市2005年外环境水体霍乱监测情况[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5):373-373.
2 陶敏,徐元宏.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40(4):379-381. 被引量:1
3 王滨,吕均,高景枝,郑向梅.外环境水中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7):1615-1616. 被引量:2
4 陈爱贞,蔡戴崧,朱素仪,黄祖星,廖华乐,严国有,朱文.佛山市外环境水体非O_1群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1):47-49. 被引量:1
5 金玉娟,甘莉萍,陈应坚,杨慧,刘渠.深圳市龙岗区水产品和外环境水体中致病性弧菌污染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6):1512-1514. 被引量:4
6 李红萍,舒奇.2007年-2009年南昌市某区霍乱监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192-193. 被引量:1
7 谢朝梅,胡世雄,邓志红,湛志飞,华伟湘,熊伯华,谢燕湘,邓海斌,卜昕琳.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监测方法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5):1069-1070. 被引量:4
8 花蕾,程婷婷.2011年南京市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3-5. 被引量:5
9 吴国辉,赵波,王豫林,肖邦忠,熊鸿燕,王文斟,段刚.重庆市霍乱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2008,8(4):350-354.
10 徐海滨,陈爱平,林杰,杨劲松,陈建辉,董新平.提高外环境水体中霍乱弧菌检出率的方法研究[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5):7-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