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淮河治污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的环境保护,最先受到重视的就是水污染防治,其中又重点集中于跨行政区水污染的防治。研究淮河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今后跨行政区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王灿发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B期30-35,共6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跨行政区
淮河治理
治污
水资源管理
环境保护
水污染物
中国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4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274
1
郭延军.
环境权在我国实在法中的展开方式[J]
.清华法学,2021,15(1):163-180.
被引量:27
2
黄鹏辉.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门立法路径探究[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2):98-111.
被引量:8
3
王灿发,李丹.
循环经济法的建构与实证分析[J]
.现代法学,2007,29(4):106-112.
被引量:12
4
刘洋,万玉秋,缪旭波,杨柳燕,汪小勇,刘灿嘉,朱玲.
关于我国跨部门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的构建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0):200-204.
被引量:17
5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刘军民.
水环境保护事权划分框架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1(8):30-44.
被引量:3
6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1999(2):39-47.
被引量:36
7
曲格平.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提要[J]
.环境保护,1988,16(3):2-5.
被引量:18
8
解振华.
我国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9(1):1-5.
被引量:4
9
曲格平.
中国环保事业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9(3):1-6.
被引量:9
10
阎伍玖,蒋余根,柳丹.
淮河安徽段水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21-2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1
1
黄鹏辉.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门立法路径探究[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2):98-111.
被引量:8
2
孙青科,刘倩,汤雷.
试论跨界水污染的产生原因以及防治[J]
.科技创业家,2013(11).
3
周珂,楚道文.
生态文明语境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J]
.法学家,2008(1):88-92.
被引量:4
4
李丽华,郭黄金.
我国流域水污染研究综述[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2):73-76.
被引量:4
5
李璇.
淮河污染及治污困境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9(5):187-189.
被引量:4
6
罗胜利,蒋莉.
关于跨界水污染防治的思考[J]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5):94-96.
被引量:1
7
蒋莉,罗胜利,刘维平.
跨行政区水污染综合整治对策探讨[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7):39-41.
被引量:1
8
汪小勇,万玉秋,姜文,朱晓东,缪旭波,李杨帆.
中国跨界水污染冲突环境政策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25-29.
被引量:9
9
肖爱.
区域环境法治:困境与对策[J]
.求索,2011(3):164-166.
被引量:6
10
许传阳,郝成元.
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框架:以五大区域为例[J]
.生态经济,2013,29(1):37-4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52
1
田亦尧,糜同年.
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立法协同问题研究[J]
.天津法学,2021,37(1):35-42.
被引量:2
2
陈海嵩,张高榕.
新时代我国流域立法的发展方向与立法重点[J]
.河北法学,2024,42(2):55-78.
被引量:6
3
史凤林,张志远.
区域协同立法权作为新型地方立法权的法理证成[J]
.河北法学,2023,41(12):42-62.
被引量:10
4
钱大军,郭金阳.
碎片整合与条块重构:区域协同立法兴起的二重逻辑[J]
.河北法学,2023,41(12):24-41.
被引量:3
5
李卓芸.
对匹里青河伊宁市段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的认识和思考[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9):48-49.
6
王大鹏,朱迎春.
中国七大流域水环境效率动态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20-25.
被引量:11
7
黄翠,翁映标,高琳,游胜,任毅,孙秀峰.
浅谈珠江三角洲河流污染及治理措施[J]
.珠江现代建设,2011(6):15-18.
被引量:4
8
朱晓驰,张子刚.
我国技术创新现状的四维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3):48-50.
被引量:1
9
戚晓鹏,计伟,任红艳,郭岩,周脉耕,杨功焕,庄大方.
淮河流域上消化道肿瘤与环境污染的模型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14(4):432-441.
被引量:27
10
刘坤华.
浅析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9):34-35.
1
杨绍初.
淮河的倾诉[J]
.水利天地,2002(5):47-48.
2
刘飞,万一.
淮河治污任重道远[J]
.治淮,1998(6):19-20.
被引量:1
3
陈锡瑶.
关于加强淮河治污的几点建议[J]
.治淮,1998(12):28-29.
4
杨佑兴.
把碧水清风带入新世纪——淮河流域综合治理纪实[J]
.21世纪,1998,0(6):8-12.
5
高久安.
淮河污染现状及其治污的对策[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2,26(4):31-33.
被引量:2
6
缤纷资讯[J]
.环境教育,2004(9):65-67.
7
以淮河治理为典范[J]
.绿叶,1998(3):4-4.
8
特别关注[J]
.环境经济,2004(3):63-63.
9
杨力行.
淮河治理新战略[J]
.科技导报,2005,23(9):72-73.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5(7):26-30.
被引量:1
环境保护
2007年 第07B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