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防风类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刘双利
郜玉钢
张春红
张连学
刘桓宇
朱玉野
机构地区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62-1465,共4页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701A62-6)
关键词
防风类药材
质量评价
化学成分
伞形科植物
质量控制
亥茅酚苷
升麻苷
干燥根
分类号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张连学,Tel:13844847715,E-mail:zlxbooksea@163.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52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1
高咏莉.
生药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35(2):216-218.
被引量:54
2
孙晖,曹玲,王喜军.
防风药效物质基础季节积累规律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6):355-356.
被引量:11
3
马红.
防风近年研究概述[J]
.中草药,1994,25(8):438-440.
被引量:18
4
王英范,刘双利,刘桓宇,张春红,张连学.
一、二年生栽培防风有效成分比较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3):289-291.
被引量:11
5
中国药典[S].一部,2005:439
6
张春红 姜永久 胡全德 等.黄芪根及茎叶中黄芪多糖的比较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63-64.
7
高鸿霞,邵世和,王国庆.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4):12-14.
被引量:57
8
娄志红,江延辉,孟祥才.
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多糖含量比较[J]
.特产研究,2000,22(2):25-26.
被引量:11
9
曹活权.微量元素与中医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63.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王喜军,曹玲,孙晖.
人工规范化种植防风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33-36.
被引量:12
2
吴祯久,金光洙,金正男,金德男,郑云花,金英淑.
防风的抗凝作用实验研究[J]
.延边医学院学报,1994,17(1):16-19.
被引量:20
3
李丽,张村,刘元艳,耿立冬,肖永庆.
防风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58-61.
被引量:8
4
吉力,徐植灵,潘炯光.
防风挥发油的GC—MS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7(4):5-8.
被引量:12
5
王建华,崔景荣,朱燕,楼之岑.
防风及其地区习用品解热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1):20-22.
被引量:27
6
王建华,楼之岑.
防风类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Ⅰ)[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22(4):277-280.
被引量:7
7
马学清,周勇.
中药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6,8(2):40-43.
被引量:22
8
周勇,马学清,严宣佐,张丽,牛建昭,赵离原,陆蕴如,葛东宇.
防风多糖JBO-6体内对小鼠兔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5-27.
被引量:33
9
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M].北京:学院出版社,1994.329.
10
周勇 李莉 陆蕴如 等.防风多糖抗肿瘤免疫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7,4(3):234-234.
共引文献
252
1
李佳川,李思颖,顾健,程雪瑶.
基于“治未病”理论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回顾与思考[J]
.中药材,2021,44(4):1021-1030.
被引量:14
2
李俊明,陈光宇,何群,谢梦洲.
防风饮片炮制工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6):40-44.
被引量:3
3
乔琦,肖娅苹,王喆之.
外源激素对防风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的影响[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316-319.
被引量:13
4
杨琬芳.
复方黄芪汤干预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4):14-15.
5
胡惠兰.
防风超临界CO_2提取物中人参醇的含量测定[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6):701-702.
被引量:1
6
李小娜,张兰桐,殷玮.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途径与方法[J]
.中草药,2006,37(6):801-805.
被引量:31
7
王英范,刘双利,刘桓宇,张春红,张连学.
一、二年生栽培防风有效成分比较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3):289-291.
被引量:11
8
魏爱英,王爱武,张鉴,耿晖,宿莹莹.
屏风固金颗粒抑菌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7):834-836.
被引量:1
9
王晓玲,许丽,安芳,胡利华.
正交试验法优选防风的提取工艺[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4):41-43.
被引量:7
10
李景清,闫凤杰,孟和,海金.
气相色谱法测定骨刺祛痛膏中樟脑的含量[J]
.中国药事,2006,20(8):490-49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6
1
孙琴,肖小河,金城,鄢丹.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应多元化[J]
.中药材,2008,31(1):1-4.
被引量:48
2
孟祥才,曹玲,娄志红.
防风抽薹原因调查及抑制的初步研究[J]
.特产研究,2004,26(4):18-20.
被引量:8
3
王建华,崔景荣,朱燕,楼之岑.
防风及其地区习用品解热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1):20-22.
被引量:27
4
王晓玲,许丽,安芳,胡利华.
正交试验法优选防风的提取工艺[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4):41-43.
被引量:7
5
武玉鹏,冯玛莉,贾力莉,牛艳艳,李培毅,王世民.
防风通圣丸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山西中医,2006,22(6):54-55.
被引量:9
6
刘双利,张连学.
栽培防风不同药用部位质量分析[J]
.人参研究,2007,19(1):8-11.
被引量:4
7
肖小河,金城,赵中振,肖培根,王永炎.
论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4):1377-1381.
被引量:173
8
唐荣江 闵照华.防风的药理实验研究[J].中药通报,1988,13(6):44-44.
9
孙晖,孟祥才,编著.中药材防风药学与临床的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47.
10
王建华,楼之岑.防风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药学通报,1987,22(6):335-337.
引证文献
6
1
孟祥才,孙晖,孙小兰,韩莹,王喜军.
直播、移栽和抽薹防风与野生防风药理作用比较[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26(5):31-33.
被引量:9
2
刘婵,张水寒,黄惠勇,秦裕辉,肖娟,蔡萍,万丹.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防风炮制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5):18-21.
被引量:5
3
史宪海,郭景文,李民生,于荣,李萌.
防风通圣丸(颗粒)质量研究[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15,31(6):492-495.
被引量:3
4
张丹,木盼盼,郭梅,王继伟,郑开颜,侯芳洁,郭龙,郑玉光.
基于防风皮部和木部色原酮含量差异探讨抽薹防风的药用价值[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8):3948-3953.
被引量:12
5
刘珍,陆佳,张万青,苏章轩,吴群悦,刘潇潇.
龙泽熊胆胶囊中水防风掺伪的检测方法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4,35(4):570-579.
6
李丽,张毛毛.
HPLC法测定不同防风炮制品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22):9-13.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朱萍.
美国提高面粉功能述评[J]
.粮油食品科技,2000,8(2):39-40.
被引量:4
2
杨雪梅,班小军,杨海红,范潇予.
多波长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保安万灵丹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含量[J]
.药学进展,2015,39(5):384-388.
被引量:4
3
杨雪梅,班小军,杨海红,范潇予.
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保安万灵丹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含量[J]
.中国药事,2015,29(9):962-967.
被引量:2
4
王紫玮,杨景明,姜华,陈燕楠,李红玉.
多糖对抽薹防风药效及其药动学的影响[J]
.中成药,2015,37(11):2392-2397.
被引量:13
5
赵东岳,郝庆秀,康利平,张燕,陈美兰,王铁霖,郭兰萍.
伞形科药用植物早期抽薹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20-23.
被引量:19
6
杨景明,姜华,孟祥才.
中药防风质量评价的现状与思考[J]
.中药材,2016,39(7):1678-1681.
被引量:25
7
刘双利,许永华,王晓慧,雷锋杰,王艳芳,张连学.
防风抽薹开花的研究进展[J]
.人参研究,2016,28(6):52-56.
被引量:4
8
杨晓琴,任红燕.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防风中4种主要成分含量[J]
.中国药业,2017,26(20):37-40.
被引量:5
9
张丹,郭龙,王继伟,木盼盼,何雨瞳,郭梅,李国川,郑玉光.
防风药材商品规格与多糖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1):2727-2729.
10
柏桂顺,王成功,李江勇,黎丽英,姚姜羽,巩丽虹.
防风中色原酮提取工艺、测定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2020(19):42-43.
被引量:10
1
王建华,楼之岑.
防风类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Ⅰ)[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22(4):277-280.
被引量:7
2
王建华,于磊昇,楼之岑.
防风类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J]
.中国药学杂志,1990,25(4):221-223.
被引量:6
3
王建华,楼之岑.
防风类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Ⅱ)[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3(1):54-58.
被引量:2
4
杨滨,黄璐琦,姚三桃,肖永庆.
防风类药材高效液相色谱鉴别[J]
.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658-660.
被引量:6
5
姜艳艳,刘斌,石任兵.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风色原酮部位中4种成分含量[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2):128-131.
被引量:25
6
陈桂玉,郭洪丽,项东宇.
HPLC测定防风中色原酮的含量[J]
.中国现代中药,2011,13(9):24-25.
被引量:9
7
胡紫艳,冯振斌,蒋健.
HPLC测定不同产地防风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
.中国执业药师,2016,13(11):31-34.
被引量:6
8
孙晶波,郜玉钢,张秋菊,张连学,金勇.
HPLC法同时测定陇西地区防风中色原酮和香豆素类成分[J]
.中草药,2013,44(24):3557-3560.
被引量:10
9
韩忠明,杨荣艳,王云贺,韩梅,孔伟伟,杨利民.
超声波提取防风色原酮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35-3037.
被引量:7
10
孙晖,曹玲,王喜军.
防风药效物质基础季节积累规律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6):355-356.
被引量:11
中国中药杂志
2007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