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5-5,共1页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教授
参考文献6
-
1俞吾金.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6-13. 被引量:14
-
2姚介厚.跨文化交往和世界文明共同进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21-26. 被引量:13
-
3赵林.《文明的冲突?》再反思——一种客观预测还是一种主观倡导?[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32-40. 被引量:7
-
4乐黛云.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14-20. 被引量:23
-
5汤一介.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27-31. 被引量:26
-
6王志成.佛教净土、基督教天国与非实在论宗教哲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41-4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37
-
1汤一介.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J].哲学研究,1994(3):17-21. 被引量:37
-
2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
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
4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
5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96.
-
7阿诺德·汤因比 徐波译.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
8《维摩诘所说经》,第147页.
-
9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3,.
-
10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5.
共引文献75
-
1刘清华.科举制的文化功能反思[J].湖北招生考试,2022(3):16-21.
-
2宋瑞斌.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180-182. 被引量:1
-
3杜明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元素”及其当代意义[J].理论视野,2014(4):15-17. 被引量:1
-
4刘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7):5-11. 被引量:5
-
5高小岩.郝时远与亨廷顿:和谐与冲突民族观的比较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08(3):51-56.
-
6刘德群.论合并类高校和谐文化的创建与培植[J].教育与职业,2008(33):45-46. 被引量:1
-
7王杰,冯建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研究综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6):44-48. 被引量:6
-
8杨倩.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评价取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1):9-11. 被引量:1
-
9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的话语转换[J].求实,2009(5):75-78. 被引量:3
-
10万希平,康安平.文化冲突时代的文化认同——基于全球化文化发展悖论的反思[J].未来与发展,2009,30(5):73-76. 被引量:10
-
1薛泉.“文明和谐与创新国际论坛”综述[J].哲学研究,2007(8):125-126.
-
2伍先禄.论当前中西跨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J].商情,2009(2):17-17.
-
3管宁.创意设计与东亚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J].学术评论,2014(6):36-41.
-
4祖群英.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4):110-116. 被引量:4
-
5付笛.独立性需要培养吗?[J].父母世界,2009(2):112-113.
-
6庞学铨.对话:文明和谐与创新之路——“文明和谐与创新”国际论坛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7(3):223-224.
-
7盛楠,伍鸣艺.论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2):88-88.
-
8王春焕.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12(4):11-15.
-
9海西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J].炎黄纵横,2010(8):64-64.
-
10梁燕理.壮泰铜鼓文化比较研究[J].传承,2016(5):156-157.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