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支付体系的发展给传统的以货币总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机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央银行通过支付体系进行间接利率调整成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货币政策调控的普遍模式。本文对主要的成熟市场经济体通过支付体系进行利率目标或利率走廊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模式进行了总结,从理论上分析了支付体系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利率调整机理。通过对我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发展情况的回顾,指出我国支付体系的发展使间接货币政策的操作已经具备前提条件,而利率市场化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并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出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B期35-45,共11页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作者简介
蔡洪波(1963.6-),男,湖北人,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穆海权(1969.5-),男,河北人,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李宏瑾(1978.1-),男,辽宁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