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和谐体育的构建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构建高校和谐体育将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和谐体育的构建包括高校体育与人的和谐发展;高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和谐发展;高校体育与学生体育社团的和谐发展;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和谐发展;高校体育与高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和谐发展;高校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七个方面。
作者
袁岳东
机构地区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6期189-191,共3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高校体育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0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谢琼桓.
体育的发展与代价问题[J]
.体育学刊,2005,12(1):1-3.
被引量:7
2
陆作生,赵权忠.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84-87.
被引量:51
3
胡巍,郑颐乐.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趋势透视[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98-100.
被引量:22
4
陈立国.
普通高校体育的现状及对策[J]
.体育学刊,2003,10(1):85-87.
被引量:75
5
任杰,刘卓.
体育的本质和功能[J]
.体育学刊,2002,9(4):5-7.
被引量:33
6
陈琦,杨文轩,郑俊武,杨晓生,于红霞,司徒结蔼.
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J]
.体育科学,1998,18(5):1-4.
被引量:22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曲宗湖,郑厚成,张燕.
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
.体育科学,1998,18(4):6-9.
被引量:490
2
季浏,潘绍伟,谭华,耿培新,滕子敬,许世岩,胡增荦.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J]
.中国学校体育,2002,21(3):8-9.
被引量:68
3
张燕英,薛孝恩.
预防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与措施[J]
.体育学刊,2000,7(3):96-97.
被引量:2
4
胡永南,段健芝.
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健康课程的研究[J]
.体育学刊,2001,8(1):80-81.
被引量:35
5
王港,王建伟.
我国高校现有体育俱乐部的构建形式[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95-96.
被引量:41
6
王宗平,庄惠华.
重健身淡竞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
.体育科学,2001,21(1):22-25.
被引量:217
7
毛振明.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41-48.
被引量:205
8
曲宗湖 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10
[3]钟启泉总.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
共引文献
402
1
李敏.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J]
.中国教育学刊,2023(S01):115-117.
被引量:6
2
宋文轩.
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运用现状研究[J]
.运动精品,2021,40(3):41-42.
被引量:1
3
江桦.
“赛练结合”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风尚,2023(9):128-130.
被引量:4
4
刘河杉.
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保障策略[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4):185-187.
5
杨帆.
对甘肃省玉门一中高中篮球教学现状的分析[J]
.拳击与格斗,2017,0(2X):28-28.
6
庞志伟,齐慧.
鲁西南欠发达地区中学学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
.体育世界,2007(9):51-53.
被引量:1
7
符新科,岳正稳.
对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S1):69-70.
8
许在华.
公安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现状与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66-68.
9
梁久学,丁玮.
对河南省城乡7-18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分析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104-106.
被引量:6
10
彭庆文.
师专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改实践[J]
.体育学刊,2001,8(5):89-9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1
1
翟元燕,冯振伟.
构建高校和谐体育刍议[J]
.体育世界,2008(2):41-43.
被引量:1
2
李娟,牛静.
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J]
.体育学刊,2005,12(3):95-97.
被引量:53
3
李大为.
对社区体育发展趋势走向的探讨[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24-125.
被引量:4
4
宗有智.
对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培养途径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5(10):61-62.
被引量:6
5
胡庆山,郭敏,王健.
论社会主义和谐体育的构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44-48.
被引量:67
6
袁红.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推动高校体育改革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163-164.
被引量:14
7
陈云富,包晓法.
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2):76-78.
被引量:20
8
田彤.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J]
.体育与科学,2006,27(4):50-53.
被引量:44
9
黄建平.
对我国社区体育问题的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5):811-812.
被引量:4
10
吴暅晔.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体育发展之对策[J]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6):13-1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马静,贾强.
浅析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资源共享互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8):92-92.
被引量:3
2
屈红林.
高校和社区构建和谐体育相互促进作用的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6):133-135.
3
干磨昊.
“和谐”语境下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研[J]
.时代教育,2014(15):69-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吴隆基.
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5):117-120.
被引量:3
2
王焱源.
社区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资源协同发展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9):150-152.
被引量:7
3
李朝.
高校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协同发展之探讨[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3(10):42-43.
4
邓金连.
浅析女大学生失联原因及应对策略[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428-431.
被引量:4
1
曹青军,刘春华.
“以人为本”的奥运思想——关于“人文奥运”竞技体育的思考[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8,11(S1).
被引量:1
2
吴荣顺,代晓艳.
谈北京奥运与人的和谐发展[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35-38.
被引量:8
3
卫志强,郭修金.
休闲体育与人的和谐发展[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11-13.
被引量:7
4
王乃明,张立平.
浅析体育在构建人的和谐发展中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50-150.
被引量:2
5
黄佳明.
大学生关注体育活动的调查与思考——以广州部分高校学生为例[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212-212.
6
安天翼.
高中体育的重要性[J]
.神州,2012(15):310-310.
7
张旭.
谈高中体育价值观[J]
.神州,2011(08X):240-240.
8
吴智富.
浅谈气排球运动的价值[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7):149-150.
被引量:10
9
闫华,李强,戴永恺.
对全国高校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82-83.
被引量:3
10
王环.
浅谈奥林匹克思想对现代体育发展的影响[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3):86-86.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