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全国高校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人材。在大学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对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闫华
李强
戴永恺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体育部
出处
《辽宁体育科技》
2006年第1期82-83,共2页
Liaoning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河南省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04YBRW017。
关键词
奥林匹克教育
价值
高校
大学生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作者简介
闫华(1965-),男,副教授,从事体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康德.康德书信再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
李卞婴.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114-117.
被引量:25
3
王桂忠.
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教育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1,8(2):76-77.
被引量:17
4
陈中林,姚蕾,黄晓明.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归属[J]
.体育文化导刊,2003(2):43-45.
被引量:13
5
徐忠.
奥林匹克运动与高校体育[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16-16.
被引量:7
6
杜华.
试论“人文奥运”理念与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及其价值[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101-103.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孙葆丽.
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36-437.
被引量:92
2
熊斗寅.
人文奥运之我见[J]
.体育与科学,2001,22(6):15-18.
被引量:91
3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J]
.体育科学,2002,22(2):25-27.
被引量:11
4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5
罗时铭.奥林匹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熊斗寅.
奥林匹克运动教育讲座第八讲 参加比取胜更重要——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会[J]
.中国学校体育,1995,14(2):79-80.
被引量:2
7
郭齐勇.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6-18.
被引量:62
8
马岳良.
试论北京奥运会前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03,24(2):11-13.
被引量:47
9
刘秀兰,贾爱萍.
奥林匹克主义的人文教育意义探讨[J]
.体育与科学,2003,24(2):14-15.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69
1
李岩.
音乐教育的革命及其对体育的影响[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S1):131-133.
被引量:2
2
陈玉彪.
对高职院校奥林匹克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1-2.
被引量:1
3
郝清.
将奥林匹克精神贯穿于体育教学[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
彭伟.
论高校文化资源与大型体育赛事的融合——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例[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S1):31-33.
被引量:1
5
胡宪君.
从人文奥运申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J]
.大家,2011(10):117-117.
6
吴红雨.
试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与奥林匹克[J]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4):8-9.
7
杜雪峰.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进行奥林匹克主义教育的探究[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1):99-101.
被引量:2
8
郭怡,于浩飞.
论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42-343.
被引量:10
9
陈琪瑶,彭丹梅.
奥林匹克教育对我国高校体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化工高等教育,2005,22(1):121-122.
被引量:5
10
徐武,罗建萍.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与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培养的思考[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4):93-9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0
1
徐忠.
奥林匹克运动与高校体育[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16-16.
被引量:7
2
杨彩云,梁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青少年奥林匹克知识教育的意义[J]
.四川体育科学,2004,23(3):14-15.
被引量:7
3
王桂忠.
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教育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1,8(2):76-77.
被引量:17
4
宋小荣,吴蓉,张洁,顾杨,赵起顺.
北京高校奥林匹克教育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5,12(5):69-71.
被引量:8
5
梁华,耿聪.
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130-132.
被引量:2
6
王志强,张育存,张旻.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与高等教育[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88-90.
被引量:3
7
王志强,王家政,张旻,张育存.
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101-104.
被引量:4
8
龚明波,田夏.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诚信[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588-589.
被引量:19
9
李卞婴.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114-117.
被引量:25
10
陈中林,姚蕾,黄晓明.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归属[J]
.体育文化导刊,2003(2):43-4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3
1
吴星旭.
论奥林匹克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1):92-95.
被引量:1
2
闫华,张治国.
教育:奥林匹克运动永恒的生命线[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3):7-9.
3
王志强,张旻,王家政,张育存,孙刚.
山西省高校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的对策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11,8(11):104-106.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诗阳.
论“互联网+”时代奥林匹克主义的价值——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2):243-244.
被引量:1
1
揣佳凡,王红光.
奥林匹克运动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4):60-61.
被引量:3
2
袁岳东.
高校和谐体育的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6):189-191.
被引量:3
3
吴荣顺,代晓艳.
谈北京奥运与人的和谐发展[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35-38.
被引量:8
4
曹青军,刘春华.
“以人为本”的奥运思想——关于“人文奥运”竞技体育的思考[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8,11(S1).
被引量:1
5
赵国武.
山西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08,25(2):71-73.
6
岳得志.
山西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
.科学之友(中),2008(12):112-113.
7
卫志强,郭修金.
休闲体育与人的和谐发展[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11-13.
被引量:7
8
杜建辉.
论普通高校实施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23(2):75-78.
9
赵聂.
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4):113-116.
被引量:2
10
汪庆波.
浅谈普通高校中的奥林匹克运动教育[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4):128-131.
被引量:1
辽宁体育科技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