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雍正朝耗羡归公政策的出台及其在甘肃省践行情况探略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雍正朝开始正式推行的耗羡归公政策是清代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从本质上讲,该政策是将原来私下默许的、半合法的、疏于规范的耗羡公开化、合法化、规范化。本文旨在简要探讨宏观层面上耗羡归公政策的出台背景及过程,并专门以西北重地——甘肃省为个案介绍其具体践行情况。
作者
魏淑民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兰州学刊》
200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关键词
雍正朝
耗羡归公
政策
甘肃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魏淑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清代经济史、政治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董建中.
耗羡归公政策究竟是如何出台的[J]
.清史研究,2002(2):36-45.
被引量:10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起居注[M]中华书局,198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董建中.
清代耗羡归公起始考[J]
.清史研究,1999(1):103-105.
被引量:9
2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6页.
3
.《康熙起居注》第3册[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16页.
4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年,第525—526页。
5
蒋良骐《东华录》卷4.中华书局1980年版.
6
《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7册,739页.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
7
《雍正朝起居注册》第1册13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共引文献
9
1
张建辉.
关于乾隆收撤“恩赏银两”与生息银两制的存废问题——乾隆收撤生息帑本的时间、条件及其善后[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5):41-46.
被引量:5
2
金诗灿.
清代部费问题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579-583.
被引量:1
3
刘凤云.
雍正朝清理地方钱粮亏空研究——兼论官僚政治中的利益关系[J]
.历史研究,2013(2):44-64.
被引量:11
4
王晓萍.
浅析耗羡归公与清朝财政制度的关系[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107-109.
5
朱年志.
清代地方经费研究述论[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5-84.
被引量:1
6
苏薇,任善英.
雍正“火耗归公”经济政策探源[J]
.兰台世界(下旬),2015,0(8):31-32.
7
张钰.
清代陋规问题研究简述[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9,32(4):53-56.
被引量:1
8
董建中.
雍正朝除贱为良源起补正[J]
.清史研究,2020(1):57-65.
被引量:4
9
张泽.
论激励型廉政政策的范畴与影响——以“耗羡养廉”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4):111-1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5
1
陈锋.
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J]
.历史研究,1997(5):99-113.
被引量:41
2
董建中.
清代耗羡归公起始考[J]
.清史研究,1999(1):103-105.
被引量:9
3
董建中.
耗羡归公的制度化进程[J]
.清史研究,2000(4):50-58.
被引量:16
4
贾允河.
清朝钱粮亏空的财政制度根源初探[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1):11-15.
被引量:6
5
贾允河,李瑛.
清朝吏治与钱粮亏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116-121.
被引量:4
6
彭云鹤.
“推丁入亩”前的清代赋役制度[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75-80.
被引量:3
7
魏光奇.
清代后期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J]
.近代史研究,1986(1):207-230.
被引量:40
8
魏建猷.
论清代耗羡归公与养廉金制度[J]
.学术界,1986(1):69-75.
被引量:1
9
史志宏.
关于摊丁入地评价的几个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4):66-73.
被引量:2
10
萧国亮.
雍正帝与耗羡归公的财政改革[J]
.社会科学辑刊,1985(3):96-10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陈光焱,陈永成.
论清代火耗归公与养廉银制度及其借鉴——兼论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J]
.经济论坛,2009(7):62-66.
被引量:2
2
朱年志.
清代地方经费研究述论[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5-8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杉牧.
2009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2):145-157.
2
李忆然.
从清初的“耗羡归公”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J]
.商情,2012(8):193-193.
3
朱宇超.
清前期财政体制与国家治理研究的省思与展望[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4(4):120-127.
1
田颖.
雍正年间耗羡归公浅述——以河南为例[J]
.邯郸师专学报,2003,13(4):33-36.
被引量:2
2
董建中.
耗羡归公政策究竟是如何出台的[J]
.清史研究,2002(2):36-45.
被引量:10
3
陈强.
雍正年间江苏实施耗羡归公探略[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56-59.
被引量:3
4
陈伟桐.
清代的“耗羡归公”[J]
.文史知识,1997(7):113-116.
被引量:1
5
李瑞芳.
雍正年间耗羡归公政策在直隶的实行[J]
.邢台学院学报,2003,18(2):46-48.
被引量:4
6
娜鹤雅.
论清朝雍正年间耗羡归公的实施[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1):27-31.
被引量:2
7
夏艳.
山西省耗羡归公起始考[J]
.理论界,2008(5):140-142.
被引量:2
8
李兵.
清代“耗羡归公”前后官场陋规问题之探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98-100.
被引量:1
9
顾真.
对雍正帝改革的评论的再评论[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4):60-66.
10
王学深,房蓉.
雍正朝河南省耗羡归公政策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16-20.
兰州学刊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