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西省耗羡归公起始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德音与诺岷耗羡归公方案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康熙61年山西省已建立耗羡归公制度,将山西省和全国实行耗羡归公制度的起始时间,从雍正朝推前到康熙朝。
作者
夏艳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理论界》
2008年第5期140-142,共3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耗羡归公
康熙
雍正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何平.
清代不完全财政制度下的赋税负担与税收失控[J]
.税务研究,2000(2):77-77.
被引量:14
2
何平.
论不完全财政体制对清代社会的破坏机制[J]
.学术研究,2004(6):89-94.
被引量:14
3
李国荣.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即将出版[J]
.历史档案,1988,1(1):136-136.
被引量:1
4
张研.
从“耗羡归公”看清朝财政体系及当代“税费改革”[J]
.学术界,2007(3):25-3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68
1
申学锋.
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变[J]
.地方财政研究,2005(9):53-56.
被引量:3
2
方江.
家园记[J]
.安徽史学,1986(1):68-76.
被引量:6
3
郑振满.
清代福建地方财政与政府职能的演变——《福建省例》研究[J]
.清史研究,2002(2):24-35.
被引量:34
4
周飞舟.
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
.社会学研究,2006(3):1-38.
被引量:1404
5
王家范 谢天佑.《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A]..《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辑刊》第三辑[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6
.《康熙起居注》第2册[M].中华书局,1984年.第1442页.
7
.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210,《户部·俸饷》[M].,..
8
.《清仁宗实录》卷57[M].,..
9
何刚德.《客座偶谈》卷3[M].,..
10
.《清经世文编》卷26,《户政一》,上册[M].,.第663页.
共引文献
29
1
温春来.
事例原则:清代国家治理的一种模式[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2):57-64.
被引量:7
2
王海明.
清代奏销制度浅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2):188-189.
3
月泉.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34-142.
4
梁华.
近代时期官办、官督商办煤矿的政府约束因素分析[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3):135-141.
被引量:5
5
张研.
清代候选官员得官初步——读《望凫行馆宦粤日记》之一[J]
.清史研究,2008(2):88-96.
被引量:8
6
张研.
清代知县的“两套班子”--读《杜凤治日记》之二[J]
.清史研究,2009(2):74-87.
被引量:10
7
赵亮.
清嘉道时期中低级武职官员侵贪案初探[J]
.军事历史研究,2009,23(3):122-127.
8
龚小峰.
清代两江总督的经济收入及其启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4):47-50.
9
陈勇.
晚清海关洋税的分成制度探析[J]
.近代史研究,2012(2):76-87.
被引量:10
10
顾渊明.
浅谈清代陋规横行的两个原因[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3X):119-119.
同被引文献
99
1
陈锋.
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J]
.历史研究,1997(5):99-113.
被引量:41
2
董建中.
清代耗羡归公起始考[J]
.清史研究,1999(1):103-105.
被引量:9
3
董建中.
耗羡归公的制度化进程[J]
.清史研究,2000(4):50-58.
被引量:16
4
贾允河.
清朝钱粮亏空的财政制度根源初探[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1):11-15.
被引量:6
5
贾允河,李瑛.
清朝吏治与钱粮亏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116-121.
被引量:4
6
彭云鹤.
“推丁入亩”前的清代赋役制度[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75-80.
被引量:3
7
魏光奇.
清代后期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J]
.近代史研究,1986(1):207-230.
被引量:40
8
魏建猷.
论清代耗羡归公与养廉金制度[J]
.学术界,1986(1):69-75.
被引量:1
9
史志宏.
关于摊丁入地评价的几个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4):66-73.
被引量:2
10
萧国亮.
雍正帝与耗羡归公的财政改革[J]
.社会科学辑刊,1985(3):96-10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傅林祥.
清初直隶州的推广与行政层级的简化[J]
.历史档案,2010,23(4):57-66.
被引量:13
2
朱年志.
清代地方经费研究述论[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5-8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张振国,王月.
论清代的举人拣选与入仕[J]
.史学月刊,2023(6):27-42.
被引量:1
2
胡存璐,胡恒,陈必佳,康文林.
清代州的政区分等与知州选任的量化分析[J]
.数字人文研究,2021,1(1):34-47.
被引量:10
3
傅林祥.
清雍正年间的次县级行政机构及其职能探析[J]
.清史研究,2011(2):60-67.
被引量:14
4
程森.
雍正年间山西民众“闹县”与县级政区调整——以临晋分县为例[J]
.清史研究,2014(1):104-117.
被引量:4
5
张雅萍.
雍正、乾隆时期赣闽粤地区直隶州增置情况探析[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163-166.
被引量:1
6
李大海.
“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明清州制新解[J]
.清史研究,2017(2):50-58.
被引量:3
7
王月,张振国.
清代直隶州知州选任制探析[J]
.历史档案,2021,34(2):103-111.
8
陆凤兰.
清雍正时期郁林州升格直隶州问题考论[J]
.广西地方志,2021(2):44-47.
9
赵逸才.
中国附郭县制度的两种特殊形态[J]
.文史哲,2022(5):44-58.
10
赵逸才,王开泳.
清代县级政区的调整模式[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37(4):96-107.
被引量:3
1
田颖.
雍正年间耗羡归公浅述——以河南为例[J]
.邯郸师专学报,2003,13(4):33-36.
被引量:2
2
李兵.
清代“耗羡归公”前后官场陋规问题之探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98-100.
被引量:1
3
陈伟桐.
清代的“耗羡归公”[J]
.文史知识,1997(7):113-116.
被引量:1
4
王学深,房蓉.
雍正朝河南省耗羡归公政策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16-20.
5
杨永康,卢俊霞.
《耗羡章程》编纂考[J]
.理论界,2017(2):69-84.
被引量:2
6
潘向明.
雍正吏治思想探微——《雍正朱批谕旨》研究之一[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3):39-42.
被引量:1
7
董建中.
耗羡归公的制度化进程[J]
.清史研究,2000(4):50-58.
被引量:16
8
陈强.
雍正年间江苏实施耗羡归公探略[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56-59.
被引量:3
9
杨希义.
中国封建社会的增俸养廉及其历史反思[J]
.学术月刊,1995,27(2):49-52.
被引量:2
10
杨乃济.
雍正密折制度的姊妹篇——文武官员优劣簿[J]
.紫禁城,2000,0(2):7-10.
被引量:2
理论界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