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高等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自特点的比较,分析美国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作者
吴珍华
雷良海
机构地区
上海理工大学
出处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年第4期13-15,共3页
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中美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
比较
启示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吴珍华(1982-),女,江西波阳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基础教育财政问题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96
参考文献
7
1
孙卫,肖红,原长弘.
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3):114-117.
被引量:54
2
孙元花.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巢湖学院学报,2006,8(1):62-65.
被引量:4
3
贾秀萍,周文颖,陈为纲.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与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3):164-165.
被引量:7
4
欧洁.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剖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43-44.
被引量:20
5
周克刚.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54-56.
被引量:22
6
李玉清,田素妍.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5(2):37-39.
被引量:29
7
张中华.
美国政府、大学在科技成果商业化中的作用[J]
.财经政法资讯,2004,20(3):3-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南佐民.
《拜杜法案》与美国高校的科技商业化[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8):75-78.
被引量:45
2
卢铁城.
加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7):10-11.
被引量:2
3
张永兵.
大学、企业、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互动作用——高校领导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培训考察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92-94.
被引量:20
4
赵敏.
现阶段促进四川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J]
.软科学,2005,19(2):60-62.
被引量:7
5
周克刚.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54-56.
被引量:22
6
贾秀萍,周文颖,陈为纲.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与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3):164-165.
被引量:7
7
杨永锋,龚建清,谢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1997,17(1):6-9.
被引量:8
8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的通知[J].中国科技奖励,1999,7:7-9.
9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Questions and Answer Revolution[DB/OL]. WWW. cogr. edu/document.
10
US Government Office Report. Technology Transfer, Administration of Bayh- Dole Act by Research University[R].may, 1998.
共引文献
127
1
王乐,俞婧,马瑾,李玉革,贾文霄.
新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基础及转化困境分析[J]
.新疆医学,2019,49(4):430-432.
被引量:2
2
江清林.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6(1):53-57.
被引量:1
3
袁木棋.
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93-97.
被引量:6
4
刘凯.
科技转化质量瓶颈的主观因素分析[J]
.企业家天地,2008,0(9):238-239.
被引量:1
5
李枫,王冬艳.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08,0(13):183-184.
被引量:11
6
周文颖,闻捷馥,李晓晖.
对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的探讨[J]
.医学与哲学(A),2006,27(1):78-79.
被引量:7
7
孙元花.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巢湖学院学报,2006,8(1):62-65.
被引量:4
8
徐小钦,施永红.
影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6(3):15-17.
被引量:11
9
闫湘.
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10-12.
被引量:17
10
孙卫,肖红,原长弘.
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3):114-117.
被引量:54
同被引文献
80
1
冉龙彪.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
.理论与当代,2007(6):42-43.
被引量:2
2
吴启运.
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J]
.教育探索,2008(2):80-82.
被引量:8
3
张颖利.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J]
.云梦学刊,2001,22(2):94-95.
被引量:1
4
胡冬云.
从学术到产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思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982-983.
被引量:5
5
徐海燕.
关于美国贝赫赫-多尔法案的再思考[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3):70-75.
被引量:4
6
俞可平.
治理和善治引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5):37-41.
被引量:940
7
李枫,王冬艳.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08,0(13):183-184.
被引量:11
8
张学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人的因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815-818.
被引量:7
9
高东娟.
从知识经济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3):37-39.
被引量:4
10
徐旭东.
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47-50.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7
1
于洪波,郑文范.
拟成果购买制的人格化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理探析[J]
.科技成果纵横,2008,23(3):27-28.
2
唐金石.
试论中美高校科研管理的绩效差异[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7):55-57.
被引量:2
3
杨红霞.
从组织文化的视角解析MIT技术转化活动[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4):339-341.
被引量:1
4
杨红霞.
架构大学与市场的桥梁:美国大学技术转化机构——麻省理工学院的个案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7):253-255.
被引量:5
5
蒋熙辉.
社会科学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以科研生产力建设为视角[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1):38-43.
被引量:8
6
李国德,武士威,李娜.
高校科研成果四位一体转化平台的架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318-320.
被引量:10
7
张美书,吴洁.
略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选择[J]
.金融教育研究,2008,22(1):109-111.
被引量:6
8
王艳溪.
浅析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J]
.现代交际,2012(6):237-237.
9
翟天任,郭宁生,魏海燕.
基于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2,12(10):158-161.
被引量:11
10
蒋科兵,刘期达.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原因初探[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3):201-20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96
1
梁晶晶.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分析与对策建议[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7):230-232.
被引量:5
2
潘云峰,谢峰,曹阳.
基于制度角度的高校驻外研究机构成长路径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3):270-271.
3
黄宏坤,朱力影,谢绪磊.
浅谈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
.科技创业家,2013(24):143-144.
被引量:1
4
陈泉江.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J]
.理论建设,2008,24(4):36-40.
被引量:2
5
廖景明,闫明明.
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管理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65-166.
被引量:3
6
张利,李强,王永军,毛志泉,米庆华.
创新科研管理服务模式 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73-74.
被引量:15
7
邓廿庆,顾秀平,李震静,孙斐,马颖.
试析社会资本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5):343-344.
8
李国德,武士威,李娜.
高校科研成果四位一体转化平台的架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318-320.
被引量:10
9
陈翁翔,林喜庆.
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68-71.
被引量:7
10
何光才.
试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实践差别[J]
.新疆社科论坛,2011(2):76-80.
1
滕艳霞.
中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概述[J]
.图书馆杂志,2003,22(8):64-66.
被引量:9
2
刘韵.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历史分析比较[J]
.经营管理者,2014(12X):218-218.
被引量:1
3
周兆龙.
中美高校学生德育途径比较初探[J]
.江西社会科学,2002,22(12):190-192.
被引量:7
4
王娜.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0):26-27.
5
阚双余.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比较[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6):132-134.
被引量:3
6
郭亚红.
中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2):94-96.
被引量:2
7
杨晓.
中美高校学分制的实施情况比较与成因分析[J]
.青春岁月,2013,0(20):254-255.
8
何正付.
中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比较分析[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1):45-48.
被引量:1
9
陈洁.
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比较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2):17-20.
被引量:2
10
童伟.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变迁及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比较分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6(1):4-7.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