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新进展(2002~2004年)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学术界共出版国史专著、教材、辞书等近600部,发表学术论文980多篇。其中关于政治方面的论文480多篇,经济方面的280多篇,文化方面的100多篇,外交方面的70多篇,军事方面的20多篇,其他方面的30多篇。2004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也掀起了学者研究国史的高潮,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在诸多著作中,有些是系统地、全方位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进行研究和阐述的,如金春明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04))(第二版),魏宏运主编的《国史纪事本末》(共七卷),郭德宏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共五卷),李德生、吴阶平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田居俭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等;有些是对某一时期或某一领域国史的专门研究,如关志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1956-1966)),李安增、王立胜的(1976-1982年中国当代史》,余晶淼的《十六大以后的中国》,郭德宏、林小波的《四清运动实录》,张红宇的《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徐庆全的《文坛拨乱反正实录》,翟文亮的《中国对外工作概况(2001-2003)》等;有些是在党史研究中涉及国史问题,如张静如的《中国共产党通史·插图本》,龚育之的《党史札记二集》,谢远学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纪实》,赵凌云的《中共党史评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大事记(1978.12~2002.5)》等;有些是领袖传记,如逢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邓小平自述》,冷溶、汪作玲主编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等。综观这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全貌,国史研究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在原有研究方向与成果的基础上,突出研究了国史的重点问题和是非判断标准等学科理论问题,使国史研究呈现出理论观点愈加具有创见性、视角愈加新颖独特、选题愈加精细具体、领域愈加宽广的特点,在注重研究历史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不断推动共和国史的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实现新的突破。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108,共12页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作者简介 吴敏先,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130024。 张永新,副教授,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130022。 张学凤,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13002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6

二级参考文献438

共引文献40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