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恩来、李富春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创立——原航空工业部党组副书记段子俊访谈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如今已是84岁高龄的段子俊伯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受命参与创建航空工业,目睹了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的漫漫历程。当我请他讲述他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甘苦与共的经历时,他却向我描述了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的运筹擘划之功。
作者
王凡
出处
《党史博览》
2001年第4期10-17,共8页
General Revie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关键词
中国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部
段子
周恩来
何长工
李富春
书记
党组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4
1
武力.
略论工业化过程中政府角色的适时转换[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3):77-84.
被引量:5
2
梁生.
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军事大国[J]
.百科知识,1999,0(2):31-32.
被引量:1
3
沈志华.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9(1):24-37.
被引量:28
4
沈志华.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作用和影响——根据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J]
.中共党史研究,2002(2):38-44.
被引量:10
5
凌云.
白象之乱 印度国防工业改革困境分析[J]
.国际展望,2006(3):26-33.
被引量:1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下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134页,137页.
7
.《共产党员应该参加关于《武训传》的批判》[N].《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8
谢光主编.《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1,76-78页.
9
吴殿卿.《创建人民海军决策纪实》[J].人民海军,2002,.
10
聂力、怀国模.《回顾与展望: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引证文献
4
1
沈志华.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作用和影响——根据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J]
.中共党史研究,2002(2):38-44.
被引量:10
2
申晓勇.
技术引进视角下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研究(1949-1960)[J]
.军事历史研究,2012,26(1):119-124.
被引量:3
3
申晓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工业优先发展研究[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9(4):40-47.
被引量:2
4
姚岱虹.
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情况及思考——基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的文本阅读[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9,19(1):69-7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柳德军.
苏联专家事件与中国国内政治[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100-104.
被引量:1
2
吴敏先,张永新,张学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新进展(2002~2004年)[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13(6):97-108.
3
周正艳.
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范式看中苏关系的破裂[J]
.学理论,2010(29):167-169.
4
崔丽霞,柳德军.
近年来中苏同盟裂变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50-55.
5
申晓勇.
国防工业技术引进与工业化路径选择——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悉[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147-151.
被引量:2
6
申晓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工业优先发展研究[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9(4):40-47.
被引量:2
7
谢伟.
苏联与东北工业发展研究综述[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10):14-19.
被引量:1
8
侯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科技合作条约的缔结与实施[J]
.西伯利亚研究,2013,40(5):48-53.
被引量:2
9
杜婕.
美国武器禁运和技术限制政策与中国国防工业发展[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30(1):98-103.
被引量:3
10
张馨元.
在华外国妇女研究初探[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26(6):92-97.
1
左珠.
把握时代特征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J]
.克拉玛依学刊,1997(1):22-27.
2
姜东平.
文革时期越南实习生在长春[J]
.文史精华,2013(6):39-44.
3
肖均.
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的新型爱国主义[J]
.理论建设,1994,10(4):9-11.
4
卡斯特罗.
“我们覆行了对他的诺言”[J]
.当代世界,1998,0(4):36-37.
5
于长治.
援朝“志愿军”称谓之由来[J]
.党史博采(上),1999(6):45-46.
6
张象.
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1):15-16.
7
朱蓉蓉.
中国共产党对外援助策略的历史演进[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9):71-76.
被引量:6
8
高龙海.
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J]
.理论建设,1995,11(3):32-34.
9
薛力,肖欢容.
中国对外援助在柬埔寨[J]
.东南亚纵横,2011(12):24-30.
被引量:12
10
周年回望“9·11”[J]
.领导决策信息,2002,0(35):2-2.
党史博览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