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效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类胡萝卜素是清除自由基的能手,能防止自由基对机体过氧化损伤,可帮助延缓衰老。着重对它的生理功效作了综述。
作者
李永纪
机构地区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73-73,共1页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生理功效
人体健康
分类号
S63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作者简介
李永纪(1977-).女。检验技师。本科。主要从事食品、水质、劳动卫生等微量元素的监测及方法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54
1
郑菲菲,陶保华,赖世云,黄百芬,任一平.
高压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1):227-234.
被引量:7
2
王丽娟,张慧,张立冬,张万青,张伟,王延霞,田浩.
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24(S1):148-152.
被引量:15
3
兰静,王乐凯,张守文,赵乃新,程爱华,戴常军.
影响面粉色泽因素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4):75-79.
被引量:12
4
孙勇,谢数涛.
优美红游动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研究[J]
.生态科学,2005,24(2):136-139.
被引量:4
5
朱海霞,郑建仙.
叶黄素(Lutein)的结构、分布、物化性质及生理功能[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5):48-55.
被引量:62
6
任永霞,王罡,郭郁频,王萍,季静.
类胡萝卜素概述[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3):485-488.
被引量:25
7
高桂珍,伍晓明,陆光远,陈碧云,许鲲,李响枝.
油菜种子类胡萝卜素总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4):414-417.
被引量:16
8
徐玉娟,廖森泰,肖更生,刘学铭,陈卫东.
蚕桑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2006,6(1):417-422.
被引量:20
9
陈德明,汤国辉,韩永斌,顾振新.
光合细菌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中无机盐组分筛选[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4):76-78.
被引量:5
10
欧阳杰,赵佳丽,陈旭华.
天然食用色素的稳定化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06,31(8):182-184.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8
1
杨云裳,吕海丽,张应鹏,崔锦峰.
小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工艺及应用[J]
.印染助剂,2007,24(8):14-15.
被引量:5
2
翟红梅,张坤生,肖冬光.
黏红酵母发酵产类胡萝卜素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的优化研究[J]
.食品科技,2008,33(3):31-34.
被引量:5
3
翟红梅,肖颖,任蕾.
利用响应面优化产类胡萝卜素培养基中维生素添加量[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0(3):18-22.
4
刘云,王保健,林亲雄,吴谋成.
油菜籽中天然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2):234-236.
被引量:12
5
窦芹,李芳,朱正兰,孔令明.
从杏子干渣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0(2):76-78.
被引量:2
6
翟红梅,肖颖,任蕾.
红酵母生产类胡萝卜素5L流加发酵的动力学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21(5):98-102.
被引量:3
7
刘晓庚.
类胡萝卜素的氧化降解及其对面粉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0,31(19):457-460.
被引量:14
8
郭园,曾星星,刘雪梅,沈遥,陈波.
基于一步法萃取婴幼儿奶粉中游离态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7,40(3):53-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刘云,胡芳,王志成,韦富香,闫云君.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菜籽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J]
.食品科技,2009,34(12):108-112.
被引量:4
2
刘琦,辛嘉英.
红酵母及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3):381-384.
被引量:11
3
海洪,金文英,汪坤,王新雯.
响应面法优化蚕沙中叶绿素的微波提取工艺[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10,30(1):128-132.
被引量:12
4
徐国瑞,刘济明,闫国华,李敏进,何绪,徐雪娇.
罗甸小米核桃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5):419-423.
被引量:23
5
曾丽萍,刘谊兰,王瑛.
淫羊藿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分析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2):319-321.
被引量:5
6
张闯,张玉苍,何连芳.
不同微生物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现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2):179-183.
被引量:9
7
牛侯艳,王艳霞,樊保国.
五角枫叶绿素的提取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208-209.
8
周鲜娇.
不同培养条件对海洋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45-8847.
被引量:4
9
尹玲,王长林,王迎杰,王艳玲.
西葫芦叶片叶绿素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J]
.北方园艺,2011(12):14-17.
10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杏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9):159-161.
被引量:9
1
金茜.
蜂王浆的生理功能[J]
.化学教育,2004,25(9):1-2.
被引量:3
2
张文革.
螺旋藻的培养技术[J]
.齐鲁渔业,2006,23(10):35-36.
被引量:6
3
张文革.
螺旋藻的培养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06(8):27-27.
4
杨德智,魏时来,李发弟.
维生素D生理功效研究进展[J]
.广东饲料,2012,21(7):23-26.
被引量:5
5
李世传,廖琪.
菊苣在饲料中的应用进展[J]
.饲料广角,2014(4):47-49.
被引量:2
6
殷莉.
大蒜深加工技术[J]
.农产品加工,2010(1):20-21.
被引量:1
7
肖昌.
维生素和矿物质产品的选择(续完)[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3(12):61-62.
8
徐丹鸿.
酸浆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4(6):40-41.
被引量:3
9
李昊鹏.
韭菜的活性成分和生理功效[J]
.青春岁月,2012,0(10):380-380.
被引量:1
10
刘艳辉,祖岫杰,李凤龙.
活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前景展望[J]
.广东饲料,2000,9(2):35-36.
被引量:4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