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培养工科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工科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及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诸多因素,提出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改革等方面积极应对,并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就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加强实践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
杨定安
李明山
雷运清
机构地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年第1期56-57,共2页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工科教育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宋孝忠.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理应关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79-83.
被引量:19
2
杨新春,许珂敬.
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3):125-127.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2-09-09(1).
2
周济.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07-11.
共引文献
49
1
李冬妮,陈旵明.
培养计算机学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讨与实践[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S1):42-44.
被引量:18
2
印海辰.
浅谈工科院校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5(6):84-85.
被引量:2
3
袁励红.
论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08(2):41-42.
被引量:15
4
韩曜平,徐建荣,卢祥云.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129-130.
被引量:8
5
李臣.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3):24-25.
被引量:1
6
钟金明.
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4):184-186.
被引量:15
7
杨定安,丁伟雄.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149-150.
被引量:27
8
孙鹤香.
如何进行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J]
.职业圈,2007(04X):118-119.
9
吴维仲.
浅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X):199-199.
被引量:5
10
孙鹤香.
也谈师德[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5X):97-97.
同被引文献
14
1
陈晓琳,王平祥.
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农业教育,2008,9(4):36-38.
被引量:13
2
李建强,续润华.
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4):124-129.
被引量:12
3
王东.
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
.教育科学,2005,21(1):9-13.
被引量:60
4
钟金明.
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4):184-186.
被引量:15
5
洪林,王爱军.
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比较[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82-84.
被引量:35
6
杜志强,李宁,封子先,朱龙观,雷群芳,陈恒武,王彦广.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06,21(4):15-17.
被引量:84
7
杜静,周艳球.
农科本科生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评价原则及评价基准[J]
.中国农业教育,2007,8(4):20-22.
被引量:1
8
李庆丰,赵一夫.
大学生实践能力调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视角[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1):106-115.
被引量:8
9
袁路,颜云榕,安立龙.
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8(5):10-12.
被引量:21
10
李庆丰,袁亚丽,李雨竹.
毕业生视角下的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调查[J]
.大学(研究),2007(Z1):96-10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欧阳新萍,李辉.
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J]
.中国电力教育,2008(4):41-42.
被引量:3
2
杨华庚,颜速亮,符常明,陈慧娟.
研究型实验的教学实践与体会[J]
.科教文汇,2009(23):95-96.
被引量:5
3
李德才,李斌,翟雪峰,刘莉,孟琳.
林业高校提高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18-2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高小宁.
农业有害生物及治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J]
.科技信息,2009(30):5-5.
被引量:1
2
刘惠兰.
综合性实践实验的探索与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23):232-232.
3
江东,江西.
有机化学课堂论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26):158-158.
被引量:3
4
王崇均,傅敏,陈盛明.
“研究开发”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J]
.广州化工,2011,39(19):109-111.
5
杜春贵,金春德.
《人造板工艺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26):189-189.
被引量:3
6
吕慧丹,刘峥,刘勇平.
布卢姆认知分类法对有机化学教学的启示[J]
.广州化工,2013,41(20):166-167.
被引量:2
7
欧阳新萍.
工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能动性的实践[J]
.高教学刊,2017,3(2):140-141.
被引量:2
8
张婷,姚之洁,王冠云,周皓昕.
创新导向的设计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5):247-249.
被引量:19
9
周仲海,朱昌平,刘丹平,朱金秀,苑明海,陈秉岩.
基于OBE理念协同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9):193-196.
被引量:48
10
耿晓伟.
基于OBE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192-196.
被引量:64
1
蔡明山,聂会平.
地方院校工科教育加强实践能力的着力点[J]
.中国大学教学,2008(6):90-91.
被引量:4
2
尹雷方,李洪涛,芦小兰,沈百令,梁祖华.
工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4):88-93.
被引量:6
3
赵丹,仲天宝,刘泽.
辅导员在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角色认知[J]
.学园,2013(10):71-72.
4
韩靖玉,郭永,韩宝生,侯占峰.
工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3):14-15.
被引量:4
5
蔡立彬,崔英德,张昆,黎碧娜.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J]
.教学研究,2000,23(1):22-23.
被引量:4
6
钟金明.
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4):184-186.
被引量:15
7
陈伟.
浅析高职高专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5(8):00265-00265.
8
贺晓舟.
近代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略论——基于发生的视点[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9(3):95-101.
被引量:2
9
蔡立彬,陈莹,李迎,林良盛.
基于实践与成才,推进德育创新的学生工作探索[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3):252-257.
被引量:9
10
威尔士推动科学技术教育[J]
.世界教育信息,2010,23(6):7-8.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