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人物通讯写作应把握的四对关系
出处
《今传媒》
2006年第12X期41-42,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二级参考文献5
-
1崔丽萍.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11):81-82. 被引量:15
-
2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2001,4(2):74-78. 被引量:299
-
3翟志华.情感激励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4(1):40-41. 被引量:3
-
4张昌福.论人力资源管理中良好心理契约的构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91-94. 被引量:29
-
5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报,2003,35(3):404-410. 被引量:204
共引文献76
-
1诸桂英.高校教师管理中心理契约的违背及防范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8(4):107-109.
-
2戴玉纯.现代大学管理绩效文化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107-109. 被引量:2
-
3范丹.心理契约理论研究、应用及测评方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9):291-293. 被引量:6
-
4郑春华,黄春竹.构建和谐的心理契约 提升高校师资管理效能[J].文教资料,2007(21):5-7. 被引量:2
-
5张杰.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的管理——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7,5(2):71-72. 被引量:4
-
6蒋怀滨,陈妮娅.中学和大学教师心理契约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3):84-86.
-
7周玲,白玲,周阳帆.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心理探析[J].南方医学教育,2010(3):42-43.
-
8林浩,杨建芳.和谐育人环境营造机制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8-51.
-
9余建国.浅论教师管理中的心理契约[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3):44-45. 被引量:5
-
10刘丽虹.如何有效利用心理契约加强高校师资的管理[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389-392. 被引量:4
-
1声音[J].连锁时代(报刊精萃),2010(5):11-11.
-
2陈作华.励志类人物报道要素浅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3(10):32-33.
-
3杨志东.人物通讯写作的几个问题[J].中国广播,2000(1):40-41.
-
4龙亚芳.细节决定成败——浅谈人物通讯写作[J].新闻世界,2010(8):96-97.
-
5贺钢.人物通讯写作——三忌[J].报林求索,2002(1):45-45.
-
6陈克锋.写活人物有五忌[J].新闻与写作,2008(4):62-62.
-
7刘金凤.人物通讯写作之我见[J].军事记者,2014(2):68-69.
-
8卓有成就的女记者——吴苾雯[J].青年记者,1997(2):28-29.
-
9李永丰.让人物跃然纸上——谈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J].青年记者,2011(16):68-69. 被引量:3
-
10孙敬诚.如何将人物通讯中的事例串连起来[J].新闻窗,2014(2):25-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