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5-126,共2页
Seeker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张彩凤.从编辑视角看当前学术研究中的不良倾向[J].编辑之友,1999(5):37-38. 被引量:3
-
2柯宝平.彻底清楚学术腐败[N].科技日报,2001-11-05.
-
3许纪霖.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非专业化[J].新华文摘,2005,(4).
-
4常向群.学术规范、学术对话与平等宽容——兼论中国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本土化与全球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
5郑良勤,赵燕.论学术腐败的表现及其危害[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87-90. 被引量:22
-
6谢泳.共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续一)——学术规范是如何失去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3):1-3. 被引量:4
-
7李长莉.90年代知识状况简论[J].战略与管理,2000(2):117-120. 被引量:4
-
8陈平原.有感于“学术腐败”[J].学术界,2000(4):185-187. 被引量:8
-
9宋子良,王平,李琢颖.中国科学基金应该加强对科学不端行为的防范[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1):60-64. 被引量:9
-
10姚利民.当代中国学者应有的学术道德初探[J].科技导报,2001,19(12):23-2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54
-
1韩东屏,陈笑一.反思学术腐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145-149. 被引量:7
-
2张伟,袁媛,李武军.学术腐败的根因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南方论刊,2008(8):30-31. 被引量:1
-
3覃升峰.学术造假及其归罪之探讨[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4):79-82.
-
4张锐鸿.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术诚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64. 被引量:1
-
5李保玉,崔海浪,王亚娟.国内学术腐败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3):134-136. 被引量:5
-
6韦艳艳,叶明.从库恩对科学研究的分类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工作者[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3):249-251.
-
7彭江.论高等学校管理的“学校失灵”及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4):50-56. 被引量:15
-
8李萍.从编辑视角解读学术道德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97-100. 被引量:1
-
9龙江.科技论文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与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J].体育科技,2006,27(3):92-98. 被引量:13
-
10许为民,杨行昌.学位授予与道德素质考察三种观点的辨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40-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91
-
1刘文学.学术腐败:惩治不应再留有余地[J].中国人大,2009(6):37-37. 被引量:1
-
2张成兴.关于功利主义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1):91-95. 被引量:9
-
3饶武元,李文静.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的研究——基于江西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70-75. 被引量:8
-
4李步云.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中国法学,1996(2):14-27. 被引量:57
-
5杨玉圣,张晓凌.杞人之忧 忧怀天下——关于学界不正之风与学术腐败的对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7-10. 被引量:9
-
6刘娟,许为民.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规范研究生的科研行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21-22. 被引量:5
-
7徐德刚,吴克明.论学术腐败的表现、原因及其防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6):32-34. 被引量:15
-
8傅萍.学术腐败界说[J].现代大学教育,2004,20(5):30-33. 被引量:6
-
9余三定.新时期学术规范讨论的历时性评述[J].云梦学刊,2005,26(1):5-11. 被引量:21
-
10唐振平,徐刚,雷炳炎.学术腐败探源及其防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57-5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9
-
1李涛,陈玉玲.功利主义教育研究批判——兼论教育研究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2):17-19.
-
2李涛,陈玉玲.学术是公共产品——学术的经济学视角解读[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3):98-101. 被引量:1
-
3魏宏聚.教育研究中怪现象诘问与学术腐败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6):8-10. 被引量:4
-
4刘长秋.学术腐败的伦理学分析及其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2009,27(4):97-100. 被引量:5
-
5刘长秋.法治视野下的科研不端:成因与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17-22. 被引量:4
-
6雷霆.行政化:高校学术诚信问题生成的制度根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2):12-17. 被引量:2
-
7肖骏,程鹏,王淑华.科技期刊中影子作者和影子审稿专家现象及对策[J].编辑学报,2017,29(1):20-22. 被引量:19
-
8郭淑芬,裴耀琳,陈可.中国科研诚信研究的时空分布与热点演变[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0(2):67-72. 被引量:4
-
9汪永贵.高校学术行为异化及对策研究--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5):66-72.
二级引证文献38
-
1张彤,唐慧,胡小洋,丁佐奇.人工智能辅助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功能需求分析[J].编辑学报,2021,33(5):523-528. 被引量:11
-
2祝光英.学术腐败防治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57-59. 被引量:17
-
3魏宏聚.利禄之徒与哲学之士:教育研究中的两类“学术”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2):7-10. 被引量:2
-
4罗志敏.何谓学术伦理:一个解析框架[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4):5-9. 被引量:8
-
5李小军.论学术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学术腐败治理路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5-11. 被引量:6
-
6陈法宝.教师职业伦理失范的归因分析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10):74-77. 被引量:4
-
7曹望华,谢玲.国内科研诚信法律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6(3):82-88. 被引量:6
-
8张慧芳.合理设定学术不端的法律责任[J].学术界,2015(3):167-175. 被引量:17
-
9胡弼成,李斌.教育工作是一项良心事业[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4(3):34-39. 被引量:1
-
10徐石勇,叶靖,康锋,杨一舟.期刊学术不端的现象、成因及防范措施[J].编辑学报,2019,0(4):411-414. 被引量:13
-
1包东喜.虚假新闻成因与治理对策[J].新闻前哨,2005(8):12-13. 被引量:5
-
2曹英.伪书成因与治理再探讨[J].中国出版,2005(7):56-57. 被引量:1
-
3董绍杰,卢刚,毕国菊.外文古籍的概念与界定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7):96-98. 被引量:12
-
4陶鹏.网络文化视阈下网络谣言的成因与治理[J].领导科学,2012,0(07Z):59-60. 被引量:1
-
5顾冠华.学术腐败现象的成因与治理[J].编辑学刊,2003(1):16-19. 被引量:6
-
6魏强.浅析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及其在科技论文中的主要表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110-113. 被引量:7
-
7彭劲.高校档案“胀库”的成因与治理[J].兰台内外,2013(2):39-39.
-
8张铁.谈地方文献类新善本的保护[J].图书馆界,2010(4):24-26.
-
9王正.“作”和“做”[J].秘书,2010(12):34-35.
-
10王会芳.出版社潜亏的成因与治理[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1(2):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