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个性发展教育——兼谈中国传统教育对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重视个性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之一。在历史的进程中,个性发展始终是一种动力,其魅力就在于它符合人类愿望——充分、自由的发展。人们业已察觉到:注重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培养主体意识,形成创造才能,提高个人价值,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教育既要培养会生产的人,也要培养会生活的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的生存及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
丁远坤
机构地区
孝感学院教务处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关键词
个性
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培养
传统教育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205、119.3页
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3页.
3
郑金洲.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8(3):1-10.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郑杭生,郭星华.
当代中国价值评判体系的转型[J]
.社会学研究,1995(5):10-17.
被引量:28
2
鲁艳.
校本课程:概念必须正确理解[J]
.教育发展研究,1999,19(12):19-23.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46
1
赵云红.
中学生生命“非常态”现象与原因分析[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92-94.
2
唐和祥.
小教五年制课程改革初探[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4(12):112-114.
3
付进.
当代学校文化建设刍议[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50-51.
4
李艳,李双名.
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两难选择[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5):64-66.
被引量:2
5
刘亮.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标准述评[J]
.基础教育参考,2004(11):27-30.
被引量:3
6
李艳.
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两难选择[J]
.职教论坛,2005,21(02S):53-55.
被引量:2
7
邱远.
学校体育发展新论——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114-117.
被引量:2
8
李连英.
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理念探析[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3):45-46.
9
吴亚林.
论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构建[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71-75.
10
胥永华.
刍议“校本管理”[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1(4):11-1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4
1
魏善春.
学习评价的过程性阐释[J]
.现代教育管理,2021(3):68-75.
被引量:32
2
李永苍.
大学生个性培养与应对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49-50.
被引量:15
3
高新,田永清,张志国.
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
.中国大学教学,2006(9):30-31.
被引量:22
4
老子.道德经珍藏版[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5
肖正德.
教学改革中的文化阻滞力——我国传统教学文化特质及对当今教学改革的牵制[J]
.社会科学战线,2010(3):200-204.
被引量:10
6
肖正德.
课程改革:保持适度的文化张力[J]
.南京社会科学,2010(6):144-149.
被引量:4
7
王凤基.
职业技术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5):97-98.
被引量:1
8
张庆珍.
安徽省普通高校空手道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9):207-209.
被引量:3
9
卢立涛,梁威,沈茜.
我国学习科学研究述评——基于20年的文献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0):56-60.
被引量:4
10
王岗,吴松.
“大武术观”视域下的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9-25.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3
1
李凤营,冯丽.
教育文化视域下学习科学的研究趋势[J]
.教育科学,2022,38(1):81-86.
被引量:2
2
李春霞.
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培养评价机制研究[J]
.开封大学学报,2008,22(2):69-71.
3
汪于乃.
新时代背景下武道类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培养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6,6(8):4-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朱昇,熊丽,陈洪毅,李宇.
人工智能在TPACK框架下的教育技术整合探讨[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4,8(9):110-112.
被引量:2
2
冯建文.
应用学习科学指导硬件实验课程设计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44(6):183-187.
1
邵丽君.
浅谈个性发展教育[J]
.祖国(教育版),2013,0(5X):95-95.
2
任颖.
实验教学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2(4):71-72.
3
陈礼弦.
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矫正[J]
.贵州教育,2006,0(16):19-21.
被引量:1
4
高阳平.
基础教育要重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12):36-39.
被引量:1
5
王丽荣.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迎接21世纪挑战[J]
.绥化师专学报,2001,21(3):97-99.
6
丁远坤.
论个性发展教育——兼谈中国传统教育对个性发展教育的负面影响[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1995,26(2):24-27.
7
邹勇.
浅谈小学德育之学生个性发展教育[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2):90-90.
8
王立根.
构建个性发展教育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
.普教研究,1994(1):23-25.
9
袁干斌.
让孩子写出自己的个性来[J]
.新课程(小学),2010(5):39-39.
10
董秀娇.
多“爱”一点点[J]
.成才之路,2014(21):34-34.
江汉论坛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