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67期2-6,28,共6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7
-
1韩利红,王立志.企业生命周期及成长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23(12):129-132. 被引量:14
-
2吴琛越.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成长阶段企业的定量分析[J].浙江统计,2008(1):13-16. 被引量:2
-
3刘元元.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成长策略研究[J].企业活力,2008(4):30-31. 被引量:4
-
4熊艳.生态工业园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63-67. 被引量:22
-
5韩利红.企业的自然年龄与商业年龄研究[J].企业经济,2009,28(11):24-26. 被引量:1
-
6单文,韩福荣.三维空间企业生命周期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8(1):117-120. 被引量:15
-
7王兆华,武春友.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8):9-13. 被引量:70
-
1杨玉民,刘瑛.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年龄状况及相关分析[J].统计研究,2006,23(6):52-55. 被引量:7
-
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平均年龄小 成长性好[J].辽宁经济统计,2006(9):40-41.
-
3汪辉.建设企业文化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J].活力,2005(1):38-38.
-
4戴洋.对油田施工单位走向市场的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1995,8(3):38-41.
-
5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河南步入工业大省[J].河南经济,1999(9):4-9.
-
6王勇.推动中央企业班组建设迈上新台阶[J].现代班组,2010(11):4-6.
-
7张晨寒.吸引农民工参保须建立长效机制[J].中国社会保障,2006(10):66-67.
-
8骆世明,谌贵璇.新型工业化引领普定小康路[J].当代贵州,2014(1):42-43.
-
9丁学东.实施积极的政策措施 大力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J].国有资产管理,2010(1):7-9.
-
10马智宏.以“双培双建”的长效机制 推进“新兴产业工人”群体党的建设[J].企业文明,2012(8):2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