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少年学生精神健康水平与部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用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对301名少年中学生和286名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健康水平与性别、年龄、个性特点和应付方式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提示:(1)年龄,少年中学生组的精神健康水平低于青年大学生组;(2)个性,"神经质"和"精神病质"个性倾向程度越高的学生,其精神健康水平越低;(3)应付方式,使用"解决问题"类应付方式多的青少年学生,精神健康水平较高,而使用"自责"和"幻想"类应付方式较多的青少年学生,精神健康水平较低。P<0.0012.2.2t检验P值小于0.05或以下的,对应变量Y(精神健康水平)呈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影响的变量有X2(年龄);X3(神经质个性);X5(精神病质个性);X7(应付方式"解决问题");X8(应付方式"自责")和X10(应付方式"幻想")。3讨论3.1逐步回归分析的意义本研究希望了解青少年学生阶段,年龄、性别、个性特点,应付方式等行为心理因素与精神健康水平的相互关系,以及上述因素对精神健康水平的趋向性影响,以便为下一步的定量研究提供指导。由于研究中涉及的因素较多,对于复杂的多因素问题采用传统的单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加以处理常常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已为大量的现代研究结果所证实?
作者 肖计划 何夏
出处 《四川精神卫生》 1996年第4期231-234,共4页 Sichuan Mental Healt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刘贤臣,郭传琴,王均乐,于建春,田军.高中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01).
  • 2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03).
  • 3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02).
  • 4郭祖超.医用数理统计方法[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同被引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