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政治视角下的国家需求结构分析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国家和利益需求(满足)社会性的基础上把国际政治视角下的国家利益需求结构分为四个层面:基石——生存安全需求、动力——归属需求、特色——自我实现需求和声誉——自尊需求。这四个层面的需求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依赖和渗透的。缺失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都会对国家行为体的健康状况构成挑战甚至威胁。
作者 储新宇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81,共6页 Studies on Marx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68、567页.
  • 2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5-54页.
  • 3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伦,弗雷德·桑德曼.《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98页.
  • 4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2页.
  • 5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A]..《毛泽东选集》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6页.
  • 6李少军.国际体系中安全观的基本框架[J].国际经济评论,2002(2):41-44. 被引量:4
  • 7[美]詹姆斯·多尔蒂等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74—575页
  • 8Stephen M. Walt, "The Decision to Ally: A Theory and Test",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December 1984, pp523 -543.
  • 9.《广告喊不出名牌企业如何打造名牌》[N].《人民日报》,2002年9月6日.
  • 10.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0月印尼巴厘岛举行的首届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发表的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3年10月8日.

二级参考文献32

  • 1李登辉.《台湾的主张》,远流出版公司,1999年,158页.
  • 2[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fiednch L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M Economiy).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1版,第68页.
  • 3[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1版,第69页.
  • 4“布赖恩关于‘门户开放’政策的声明”(1915年3月13日).阎广生,方生选译.《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0页.
  • 5孔华润(Warm I.Cohen).《美国对中国的反应》f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一一An Inerpretative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页.
  • 6尼克松.《真正的战争》.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37,第88—89页.
  • 7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中文版.波恩Inter Nationes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页.
  • 8[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局——美国的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 9爱德华·劳森(Edward Lawson)编.《人权百科全书》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1—362页,第1587页.
  • 10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部分·第1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46页.

同被引文献44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