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办学特色 服务国家战略——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65-67,共3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共引文献285
-
1马东影,徐琼.世界一流大学应对疫情挑战的组织机制研究——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9):104-112. 被引量:3
-
2郭芳燕.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回顾——基于知网1998—2018年文献计量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9,38(4):3-11. 被引量:2
-
3王选琪.加强院校研究 提升体育院校品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5):18-19. 被引量:1
-
4陶文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8(1):33-36. 被引量:4
-
5李名梁,陈士俊,王雪莲.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解决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435-437. 被引量:6
-
6马悦红,刘改青.加强电大学术科研工作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6(3):40-42.
-
7杨海锋,邬家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业人才孵化班的探索与反思[J].科研管理,2008,29(S2):161-165.
-
8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试论重点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J].外语界,2002(5):10-16. 被引量:107
-
9赖伯年,高金星.论国际教育竞争背景下的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培育目标与机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0):10-12. 被引量:1
-
10李玉保.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构建——基于大学自主构建视角[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6):4-6.
同被引文献22
-
1王战军,周海涛.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三)[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10-13. 被引量:101
-
2侯光明,晋琳琳,黄莉.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阶段回顾与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3):97-101. 被引量:19
-
3李世超,苏竣.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J].科学学研究,2006,24(4):552-558. 被引量:96
-
4梁传杰,罗勤.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851-852. 被引量:4
-
5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M].蒋凯,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
6温群雄,戴小春.高等教育职能演变根源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7):25-26. 被引量:1
-
7张晓玲.加强“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9):28-30. 被引量:1
-
8吴方,杜学元.重塑象牙塔理念——读《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2):20-22. 被引量:3
-
9李硕豪,魏昌廷.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28-33. 被引量:14
-
10赵庆年,祁晓.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职责[J].高教探索,2012(5):5-10.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李芳.职业教育扶贫: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体制探析——以“三区三州”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1(3):121-128. 被引量:17
-
2李丹阳.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与“一带一路”相结合研究——创新理念、机制建设与具体路径的探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61-65. 被引量:2
-
3杨胜才.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路径选择必须遵循的若干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12):217-222. 被引量:3
-
4武利顺,林枫,殷保华,李风海.校企合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山东化工,2019,48(3):98-99. 被引量:2
-
5么娆,刘军.应用型本科高校辅修学位教育模式探究[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41(6):1-8. 被引量:5
-
6黄小辉.产教融合背景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1(1):123-125. 被引量:2
-
7池挺钦.高校应用型转型再探--基于政策文本的视角[J].高教学刊,2021,7(12):1-6. 被引量:5
-
8张蕾.工商管理类专业实施学业多元化评价的问题与反思[J].管理工程师,2021,26(3):75-80. 被引量:2
-
9唐斌,唐瑭.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合理选择[J].职教发展研究,2021(3):1-9. 被引量:8
-
10吴宏业.产教融合背景下洛桑酒店商学院人才模式分析与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28(3):56-61. 被引量:2
-
1崔慧章.实施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成人教育,1999(11):18-19.
-
2梁丽华.高职教育持续发展需要把握的四个环节[J].教育与职业,2002(11):36-37. 被引量:12
-
3王学勤.刍议我国高职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119-120. 被引量:1
-
4刘奉越.发达国家继续工程教育经验及借鉴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05(6):16-19. 被引量:10
-
5普诚雨.加快职教办学体制的改革[J].职教论坛,1999,15(8):16-17. 被引量:1
-
6朱姗.瑞士继续教育的特征[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5(4):91-93. 被引量:1
-
7宋伟,盛四辈,张学和.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中高端培训模式的新探索[J].继续教育,2009,23(8):3-5. 被引量:1
-
8葛全胜,曹斯.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继续教育发展转型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5):31-32.
-
9张建国,张培虹.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4(1):4-6. 被引量:5
-
10罗遂洪,张素江,徐洪水,仇保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考及对策[J].继续教育,1999,13(3):30-3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