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斯宾塞、谷鲁斯和弗洛伊德的游戏论是最有代表性的虚拟论游戏理论。斯宾塞的游戏论可概括为剩余精力发泄论和模仿论游戏是生物体在谋生之外的闲暇时间里在剩余精力的推动下发生的对于谋生活动的模仿活动。谷鲁斯的游戏论可概括为本能论和虚拟论游戏是由生物本能所驱动并作为生物本能的虚拟性表现的生命活动。弗洛伊德的游戏论可概括为愿望满足论和想象论游戏是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由于视角不当和视野不宽,虚拟论的游戏论并没有真正抓住游戏的本质;因而,尽管各种虚拟论的游戏论对于特定范围内的游戏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总的说来,它们的适用范围与合理性都是有限的。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4-228,共5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一般项目
项目批准号05JA760013。
作者简介
董虫草(1963-),男,浙江杭州建德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哲学、美学和行为学研究.浙江 杭州 310027;汪代明(1963-),男,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研究.四川 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