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06年第2期56-56,共1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同被引文献291
-
1柳经纬,聂爱轩.我国标准化法制的现代转型——以《标准化法》的修订为对象[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69-80. 被引量:18
-
2孙笑侠.数字权力如何塑造法治?——关于数字法治的逻辑与使命[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2):61-83. 被引量:27
-
3林建浩,陈良源.商事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市场监管多元共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1):127-136. 被引量:12
-
4孙笑侠.论司法信息化的人文“止境”[J].法学评论,2021(1):22-37. 被引量:50
-
5陈刚.民事诉讼法的实质规范和程序规范[J].法学杂志,2021(2):108-118. 被引量:11
-
6李学尧.“元宇宙”时代的神经技术与神经权利[J].东方法学,2023(6):74-84. 被引量:10
-
7张广利,刘远康.城市社区软法之治——以上海市Y居民区《住户守则》为例[J].长白学刊,2020,0(2):119-125. 被引量:4
-
8罗志宏.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法律协调机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3):90-92. 被引量:7
-
9贺文平.激励性规制理论——西方规制经济学的最新进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4,6(2):48-51. 被引量:1
-
10蔡守秋.第三种调整机制——从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资源法角度进行研究(下)[J].中国发展,2004,4(2):26-35.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26
-
1王徽.国际商事仲裁“软法”之治的多维思考[J].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18,21(2):284-312. 被引量:6
-
2孙道萃.揭开刑法的软性面纱:兼及通过软法的刑事治理[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32(4):70-81. 被引量:2
-
3莫于川.中国行政规制改革的若干地方经验及其背景分析[J].人大法律评论,2011(1):3-26. 被引量:4
-
4李丽辉.“软法”概念探微[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43-47. 被引量:6
-
5肖晓春.关于ISO14000标准体系的法学考察[J].生态经济,2008,24(1):68-70. 被引量:1
-
6韩永红.本土资源与民间法的生长--基于浙江“枫桥经验”的实证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4):123-128. 被引量:18
-
7王晓杰,蓝光喜.民营经济软法治理模式研究——“浙江经验”的法治内核[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93-96. 被引量:1
-
8甘培忠,郭秀华.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价值与实施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10(1):191-199. 被引量:13
-
9刘志强.论促进型法律之法律责任[J].社科纵横,2010,25(10):58-60. 被引量:1
-
10王欢,卢护锋.非强制行政行为概念的功能分析——基于行政行为分类视角的考察[J].长白学刊,2011(1):89-93.
二级引证文献178
-
1刘星恒,胡昊天,张晨鸣.基于标准化视域下优化湖北省营商环境路径思考[J].中国标准化,2021(7):79-86. 被引量:4
-
2蔡尚轩.软法与硬法协同治理下西部陆海新通道法治路径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4):105-109.
-
3陈雅峥,冯硕.国际商事仲裁中第三方资助行为的规制——以受资方信息披露义务为视角[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2(5):59-74. 被引量:3
-
4李智超,于翔.中国跨界环境保护政策变迁研究——基于相关政策文本(1982-2020)的计量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6):15-26. 被引量:10
-
5付健.耕地风景资源生态保护和利用中公益私益冲突的法律整合——以漓江干流两岸耕地风景资源生态保护和利用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3(1):134-142.
-
6黄立.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徒权益现状及法律保障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0(6):71-76. 被引量:7
-
7汤金芸.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公司治理探析[J].民商法争鸣,2019,0(1):188-198.
-
8尹珊珊.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规制研究——行政命令性规制与激励性机制相结合施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9):50-53. 被引量:1
-
9刘一玮.再论教育软法[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3(1):70-81.
-
10潘剑锋,牛正浩.新时代“枫桥经验”视域下的社会化协同执行机制——基于J省法院的实证研究[J].东岳论丛,2021(3):171-181. 被引量:19
-
1张宝明.盘问检查侦查及预审的区别与联系[J].武警学院学报,1996,12(1):53-55.
-
2张萍.论法律的有效性[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28(4):83-86. 被引量:1
-
3朱佳林.论行政监督的有效性[J].中国行政管理,1988(9):16-19.
-
4明国辉.执政方略——依法治国[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4(5):11-13. 被引量:1
-
5王怡红.公民的信息权及其保障[J].政法论丛,2003(6):51-52. 被引量:1
-
6王中英,李光辉.港澳台地区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分析[J].行政管理改革,2014(4):66-71.
-
7王玉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几个理论问题(下)[J].政法论坛,1990,8(4):3-4.
-
8李寿初.法律的形式合理性[J].上海人大月刊,2015,0(8):51-52.
-
9黄伟.论统筹区域发展的金融立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91-95.
-
10陈敏莉.两种社会保障观与政府责任的定位[J].理论月刊,2010(11):144-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