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典型创新能力理论的基础上,从实效及可操作的角度出发,提炼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采用数理统计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并以辽宁省内45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据为样本,进行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验证研究。
作者
苗颖
机构地区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经济系
出处
《理论界》
2006年第4期201-202,共2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
研究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
苗颖(1978-),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经济系助教。研究方向:应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曲国禹,刘学铭.
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1):81-84.
被引量:37
2
魏江,寒午.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联[J]
.科研管理,1998,19(6):12-17.
被引量:10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魏江,许庆瑞.
企业技术能力的概念、结构和评价[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6(9):29-33.
被引量:46
2
魏江,郭斌,许庆瑞.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5(5):33-38.
被引量:52
3
魏江,许庆瑞.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关系研究[J]
.科研管理,1996,17(1):22-26.
被引量:94
4
王伟强,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
5
许庆瑞,研究与发展管理,1986年
共引文献
133
1
罗公利,边伟军.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述评[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39-45.
被引量:1
2
张静,和炳全,李琳玉.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性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S2):28-29.
3
任宗强,吴海萍.
以创新网络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S1):54-58.
被引量:3
4
刘威.
浅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J]
.大众商务,2010(10):284-284.
5
高丽,王峰,杨科,路璐.
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模型[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2):19-24.
被引量:7
6
朱利民.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E—V模型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6):86-88.
被引量:12
7
许艳萍.
多元化选择:业务纵向整合的优势与风险分析[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6):37-40.
被引量:8
8
陈银燕,杜跃平,杨银堂.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54-58.
被引量:1
9
焦玉灿,罗亚非.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7):88-91.
被引量:25
10
李庆东.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现代情报,2005,25(9):174-176.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36
1
姚福喜,吕江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J]
.经济问题,2008(4):59-61.
被引量:9
2
何会涛,韩平.
企业组织创新能力及其开发[J]
.上海商业,2005(5):21-23.
被引量:2
3
孙扬,柳宏志.
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48-49.
被引量:11
4
马鲁豫,张春华,徐强,夏梅,高德海.
浅谈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改革[J]
.科技成果纵横,2005(4):38-39.
被引量:2
5
张宏性,程晞.
国家创新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统计研究,2005,22(7):20-23.
被引量:27
6
周萍.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05,21(08S):147-148.
被引量:7
7
李庆东.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现代情报,2005,25(9):174-176.
被引量:26
8
黄伟.
试论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体系[J]
.商业经济,2006(3):21-22.
被引量:2
9
雷英,林渝晟.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SWOT分析[J]
.价值工程,2006,25(7):55-57.
被引量:5
10
王立新,高长春,任荣明.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34-37.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6
1
徐素波,李艳杰.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19-19.
被引量:1
2
吕建东,薛蓉娜.
基于创新的信息产业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5):4-8.
被引量:1
3
邵国利,刘敏.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
.商业经济,2009(4):28-28.
被引量:6
4
邹辉霞,高新艳.
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4):647-649.
被引量:1
5
姚和平,徐红.
谈改进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68-70.
被引量:10
6
王宇良,戚雁俊.
助力企业和惠利科技工作者的比较分析[J]
.学会,2013(7):19-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张鹏,付佰灵.
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评价的关系[J]
.科研管理,2009,30(S1):1-3.
被引量:3
2
曹蓓,李海燕,赵镇.
临床医学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5):62-65.
被引量:8
3
张玉.
影响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分析及指标评价体系[J]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16-119.
被引量:1
4
傅贤治,杜丽燕.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117-121.
被引量:24
5
马莹,王永琦.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问题及建议[J]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41-42.
被引量:5
6
杨静,刘瑞霞,胡丹.
跨组织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5.
被引量:7
7
邢红央.
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2013(15):97-98.
被引量:5
8
郑烨,阎波.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了区域创新绩效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9,0(1):174-180.
被引量:18
9
周优林.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与管理问题及建议[J]
.北方经贸,2015(11):112-114.
被引量:3
10
汤碧杰.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型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6):136-137.
被引量:2
1
贺俊果,赵国浩.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9):64-67.
被引量:4
2
张宏涛,刘延松,张炜.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管理策略[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4):58-62.
被引量:3
3
刘延松,张宏涛.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管理策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0):90-94.
被引量:7
4
杨东德.
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
.经济与管理,2009,23(11):40-44.
被引量:3
5
刘海云.
河南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21(2):53-57.
被引量:2
6
林向义,张庆普,韩晓琳.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7(6):31-35.
被引量:14
7
武珂,张博.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浅析[J]
.纺织器材,2001,28(5):280-282.
被引量:1
8
王磊.
烟草商业企业基于物流成本管理的绩效评价研究[J]
.物流技术,2010,29(11):121-122.
被引量:1
9
王娟茹,潘杰义.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2):54-55.
被引量:8
10
卞冉冉.
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5):78-82.
被引量:5
理论界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