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喀科运”到“定县实验”——中印两个另类教育个案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阐释 被引量:3

From KSSP to Experiment in Ding County: the Practical Hermeneutics of the Concep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rom the Two AlternativeEducational Cases in China and In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描述、分析了中印两个特殊的教育案例,试图证明非正规教育形式对乡村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以便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Through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the two particular educational cases in China and India, the article tries to prove that the informal education form is practical in facilitating the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cialism. It is attempted to enrich the practice with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作者 张东娇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学校观与创新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校发展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号为02JA880008
关键词 “喀科运” 喀拉拉 “定县实验” 科学发展观 KSSP Kerala Experiment in Ding County the concep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 张东娇(1965-),女,辽宁阜新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路爱国.从印度喀拉拉邦的实践看人文社会发展超越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http://wwwm ccrs.org.cn.2003—10—28.
  • 2黄平,温铁军,戴锦华等.喀拉拉的肩示—中国知识分子眼中的喀拉拉邦.www.china—village.org/.2004—8—2.
  • 3印度喀拉拉邦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2—1—12日(4).
  • 4刘学斤.77年前的定县实验[N].燕赵都市报,2003-8—25(4).
  • 5徐楠.中国第二波乡村建设运动微露端倪[N].南方周末,2004—06—17(4).
  • 6冯克利.喀拉拉邦和底层的宪法权利[J].书屋,2002(1):6-10. 被引量:1
  • 7唐·倍根 唐纳德·R格莱叶著 周海涛译.学校与社区关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78

二级引证文献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