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笼养褐马鸡繁殖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
4
Observation on breeding habits of the cage rearing Crossoptilon man tchuricum in cap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笼养褐马鸡的繁殖与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和讨论。3月上旬,出现分群现象,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期。根据对8个巢的测量,平均窝卵数(9.76±3.41)枚,平均卵重(53.37±7.05)g,平均长径(56.92±5.08)mm,短径(41.18±2.11)mm。孵化期约644h(26.8d)。
作者
庞新博
武素然
王建梅
机构地区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出处
《河北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22-23,共2页
Journal of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褐马鸡
笼养
繁殖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1
卢汰春.褐马鸡生态和生物学研究[J].动物学报,1983,29(3).
2
刘焕金.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的繁殖与生长[J].动物世界,1986,3(2):5-5.
3
刘焕金.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生态初步研究[J].野生动物世界,1987,22(5):44-44.
4
谭玉洁,张文元,张春颖.
褐马鸡的人工孵化和育雏[J]
.野生动物,1996,17(3):22-25.
被引量:6
5
刘冰许,徐新杰.
人工饲养褐马鸡的繁殖生物学研究[J]
.四川动物,1995,14(4):181-182.
被引量:3
6
贾非,吴跃峰,武明录,郭书彬,安春林,庞新博.
笼养雌性褐马鸡的静止代谢率(RMR)[J]
.动物学杂志,2003,38(6):52-56.
被引量:4
7
戴强,张正旺,邱富才,郭建荣.
笼养褐马鸡冬季的社群等级[J]
.Zoological Research,2001,22(5):361-366.
被引量:10
8
戴强,张正旺,邱富才,郭建荣.
食物因素对笼养褐马鸡冬季打斗行为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2,21(1):23-25.
被引量:7
9
王星卓,庞红伟.
褐马鸡的饲养繁殖[J]
.畜牧与兽医,1997,29(3):113-11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尹祚华,刘如笋.
笼养蓝马鸡的繁殖生态与雏鸟生长发育[J]
.动物学杂志,1993,28(5):36-39.
被引量:4
2
程彩云,谭玉洁,阮向东,林虹.
绿尾虹雉人工孵化研究[J]
.Zoological Research,1993,14(4):354-354.
被引量:13
3
卢汰春 刘如笋.褐马鸡生态生物学研究[J].动物学报,1983,29(3):278-290.
4
张正旺.褐马鸡的栖息地选择与繁殖生态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M].,1998..
5
戴强.笼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社群等级和繁殖行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M].,2000..
6
[1]Ekman, J.A.Social rank and habitat use in Willow Tit groups[J].Anim.Behav.,1984,32:508-514.
7
[2]Fournier,F.and Festa-Biachet,M. Social dominance in female mountain goats[J].Anim.Behav.,1995,49:1449-1559.
8
[3]Gottier,R.F.The dominance-submissive hiearchy in the social behaviour of the domestic chicken[J].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968,112:205-226.
9
[4]Hogstand, O. Social rank and antipredator behaviour of Willow Tits Parus montanus in winter flocks[J].Ibis,1988,130:45-56.
10
[5]Kimberly, A. J.et al. Finding an appropriate order for a hierarchy based on probabilistic dominance[J].Anim.Behav.,1999,57:991-998.
共引文献
24
1
马纲,张敏.
中国鸡形目鸟类生态学的研究进展[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7,17(3):28-32.
被引量:1
2
王楠,贾非,郑光美.
白马鸡配对期两性行为的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513-516.
被引量:8
3
张建军,施大钊.
布氏田鼠雄性的优势地位[J]
.动物学杂志,2005,40(6):19-24.
被引量:9
4
董银兰,成璐一,张艳丽.
虎皮鹦鹉发声行为学比较研究[J]
.经济动物学报,2007,11(1):46-48.
被引量:5
5
董武子,吉亚杰.
绿孔雀的人工孵化[J]
.畜牧兽医杂志,1997,16(1):19-21.
6
武玉珍,张峰,王孟本,赵艮贵.
ICP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褐马鸡羽毛中的10种元素[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3):675-677.
被引量:6
7
武玉珍,赵春贵,王孟本,张峰.
珍稀濒危鸟类褐马鸡mtDNA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104-107.
被引量:4
8
张国钢,张正旺,杨凤英,李世广.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J]
.林业科学,2010,46(11):100-103.
被引量:14
9
骆鹰,庾太林,黄乘明,赵彤,李汉华,李常健.
Metabolism and thermoregulation between Mrs Hume's Pheasant(Syrmaticus humiae) and Elliot's Pheasant(S.ellioti)[J]
.Zoological Research,2011,32(4):396-402.
被引量:6
10
张雷,马波,邵世光.
蜈蚣兰的药用价值及生态学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60-1596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9
1
李宏群,廉振民,陈存根.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夏季沙浴地的选择[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3):59-64.
被引量:4
2
张正旺,郑光美,杨向明,武建勇,李新平.
褐马鸡的窝卵数及其变异[J]
.动物学报,1997,43(S1):84-87.
被引量:13
3
王兵团,殷国荣,杨建一.
健康和食羽症褐马鸡羽毛中某些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1993,24(1):93-96.
被引量:3
4
丁贤群,刘智,张韩,段勇,普光保,郭军,朱坤平.
西双版纳斗鸡行为的初步观察[J]
.云南畜牧兽医,2005(1):6-7.
被引量:3
5
张国钢,郑光美,张正旺,郭建荣,王建平,宫树龙.
山西芦芽山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多尺度研究[J]
.生态学报,2005,25(5):952-957.
被引量:30
6
李延清,孙志宏,和正国,贺郭,廉樊.
褐马鸡的养殖现状及其对策[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2):66-69.
被引量:7
7
刘冰许.
褐马鸡的孵化试验[J]
.湖北畜牧兽医,1995,16(2):23-25.
被引量:3
8
刘冰许.
褐马鸡的孵化[J]
.四川畜牧兽医,1995(2):31-32.
被引量:1
9
程光潮,刘坤凡,张琦,王力,段章雄,李晓艳,刘如笋,俞清.
红原鸡与家鸡的亲缘关系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6,23(2):96-104.
被引量:20
10
谭玉洁,张文元,张春颖.
褐马鸡的人工孵化和育雏[J]
.野生动物,1996,17(3):22-2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周杰珑,李旭,罗鹏坤.
笼养滇南亚种原鸡日间行为观察[J]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1):57-60.
被引量:3
2
张国钢,张正旺,杨凤英,李世广.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J]
.林业科学,2010,46(11):100-103.
被引量:14
3
张文博,隋金玲,齐磊,胡德夫,李世广.
笼养褐马鸡繁殖期行为与其粪便中性激素的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43(8):101-104.
被引量:2
4
左万星,甄伟.
褐马鸡孵化与育雏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5):217-2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尉鹏雁,王一桐,蔡斌,刘金福,张惠光.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黄腹角雉季节性生境选择[J]
.林业勘察设计,2024,44(1):1-6.
被引量:1
2
付义强,张正旺,陈本平,凌征文.
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红翅噪鹛冬季栖息地特征[J]
.动物学杂志,2011,46(5):48-54.
被引量:7
3
刘鹏,顾署生,黄晓凤,鲁长虎,姚小华,余泽平.
官山自然保护区勺鸡冬季栖息地选择[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6):1257-1262.
被引量:12
4
刘鹏,黄晓凤,顾署生,鲁长虎.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四种雉类的生境选择差异[J]
.Zoological Research,2012,33(2):170-176.
被引量:30
5
杨兆静,张钦弟,李豪,白玉宏,毕润成.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暴马丁香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2013,31(1):42-48.
被引量:31
6
范玉玲,扬成,刘鹏,赵文阁.
胎生蜥蜴雌性腹部交配痕的初步观察[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31(3):104-106.
被引量:1
7
宋凯,宓春荣,赵玉泽,杨南,孙悦华,徐基良.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利用分析[J]
.动物学杂志,2016,51(3):363-372.
被引量:9
8
李一琳,丁长青.
基于GIS和MaxEnt技术对濒危物种褐马鸡的保护空缺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38(11):34-41.
被引量:21
9
马建华.
黑茶山褐马鸡栖息地特征及其保护对策[J]
.山西农经,2016(15):51-51.
被引量:2
10
刘鹏,张微微.
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季节性生境选择[J]
.生态学报,2017,37(18):6005-6013.
被引量:15
1
陈加平,翁登坡,傅文宇,徐立红.
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J]
.水生生物学报,2004,28(6):677-678.
被引量:10
2
李根平,李学勇,赵金鹏,郝淑荣,鹿菊仙,王荣祖.
北京地区Wistar大鼠种群繁殖与生长比较研究[J]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2,12(3):135-137.
被引量:6
3
韩红宾,韦章良,霍元子,陈群芳,张建恒,何培民,于克锋.
温度与光照强度对浒苔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影响[J]
.海洋渔业,2015,37(6):517-524.
被引量:11
4
刘宗传,何永康,张新跃,杨瑞青,张慧.
东方田鼠室内繁殖与生长发育观察[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1,9(1):49-54.
被引量:5
5
郑惠芳,蓝春.
三角鲤的繁殖与生长特性[J]
.动物学杂志,2004,39(5):73-77.
被引量:4
6
李维贤,陈爱玲,武德方,许坤.
中国金线鲃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的初步研究[J]
.水产学杂志,1996,9(2):58-71.
被引量:5
7
闫爱菊,吴惠仙,薛俊增,王金辉,刘艳.
纤细角毛藻种群增长最适培养因子研究[J]
.水产养殖,2009,30(4):38-41.
被引量:5
8
潘国良,宋海棠.
浙江渔场戴氏赤虾生物学特征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3):228-231.
被引量:3
9
韩章勇,王雪芹,杨帆,马洋,刘进辉.
沙埋对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两种建群种植物特征与格局的影响[J]
.干旱区地理,2013,36(6):1076-1083.
被引量:2
10
李甜江,李允菲,田涛,贺斌,徐德兵,高甲荣,李根前.
中国沙棘平茬萌蘖种群的生物量动态[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224-231.
被引量:11
河北林业科技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