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经济法语境下的循环经济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循环经济立足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全面体现了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经济法作为通过国家强制手段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规范,其法律价值与循环经济的价值理念体现出了相当的竞合性。法经济学作为经济法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也对揭示循环经济的价值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对循环经济进行经济法法律价值分析和法经济学分析对经济法的制度建构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王璟 何树亮
出处 《黑河学刊》 2006年第1期34-37,47,共5页 Heihe Journal
作者简介 王璟(1974-),男,内蒙古赤峰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经济法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公司企业法; 何树亮(1978-),男,河北泊头人,中国防卫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484

  • 1卜欣欣.发展循环经济 走出两难困境[J].中国发展,2002,2(2):18-23. 被引量:15
  • 2李志刚,李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J].生态经济,2003,19(5):28-31. 被引量:12
  • 3范志杰.国外环境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1995,(4):47-48.
  •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 5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9,104.
  • 6王翰林 胡红菊.跨越文明转型的门槛--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潘岳副局长 [N].科技日报,2004-02-27.
  • 7Robert U Ayres, Udo E Sinmonis. Industrial Metabolism [M]. Japan, Tokyo: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 8Sun J W, Meristo T. Measurement of dematerialization/ materialization: A case analysis of energy saving and decarbonization in OECD countries, 1960-95 [R].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60, 1999,275-294.
  • 9Annual Energy Outlook 2004 [R]. (AEO2004),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04.3.
  • 10Stefan Bringezu, Helmut Schütz. Total material requirement of EU-tech55 [R].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2001.

共引文献197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