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统本体论的基本范式和特征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柏拉图不在场的本体论和亚里士多德在场的本体论分别规定着传统本体论的两种基本路向。前者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本体论,后者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本体论,二者又都具有认识论、价值论、目的论倾向。正是基于对传统本体论的深刻批判,通过对在与在者的分离与贯通,及研究对象、范式、目标的转换,存在论作为本体论的一种新形式才在现代得以创制。
作者 董世峰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作者简介 董世峰(1968-),男,陕西洛南人,哲学博士,博士后,深圳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价值哲学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颜一.流变、理念、本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23,129.
  • 2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 4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283.
  • 5Nicolai Hartmarm. Ethics Volumel: Moral Phenomena[M]. Translated by Stanton coit,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1. 220.

共引文献91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