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复方合煎与分煎的差异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邓轶渊
高文远
陈海霞
武珊珊
机构地区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09-1911,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关键词
差异性研究
中药复方
中药配方颗粒剂
中药现代化
分煎
合煎
中国传统医药
中药饮片
21世纪
中药剂型
分类号
R192.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作者简介
邓轶渊(1979-),男,宁夏人,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05
同被引文献
463
引证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417
参考文献
8
1
许益民.
磷脂对煎剂中麻黄碱和绿原酸溶出率的影响[J]
.中成药,1992,14(5):4-5.
被引量:8
2
熊艳,吴学文,蒋孟良.
汤剂的分煎与混煎对成分及药效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4):80-81.
被引量:4
3
曹佩雪,梁光义,徐必学,靳凤云,贺祝英.
HPLC法测定麻黄汤分煎及合煎汤剂中甘草酸含量[J]
.中草药,2001,32(11):981-983.
被引量:28
4
曾惠芳,苏子仁,史俏蓉,许晓峰,吕雪斌,欧启豪.
虎杖单煎、复方共煎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初探[J]
.中国药房,1999,10(3):112-113.
被引量:26
5
史万忠,徐德生,刘力,石印玉.
补肾方分煎和合煎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J]
.中成药,2004,26(1):7-9.
被引量:15
6
夏云,李志明,朱丹妮,严永清.
生脉散复方化学动态变化与药效关系的研究——生脉散复方化学的研究(Ⅰ)[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30-231.
被引量:126
7
席先蓉,刘光亮.
方药配伍对四妙勇安汤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溶出率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1):694-696.
被引量:16
8
梁光义,曹佩雪,徐必学,陈丹,李霞.
HPLC测定葛根芩连汤不同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J]
.华西药学杂志,2001,16(5):371-373.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荣志芬,张慰青,胡文洁,许克宁,邹安庆.
复方止咳冲剂中甘草酸和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
.中草药,1995,26(4):181-182.
被引量:7
2
钟镜金,曾元儿.
薄层扫描法测定乙肝康冲剂中大黄素含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7(1):36-37.
被引量:4
3
宋献文,石印玉,沈培芝,张英.
补肾中药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探讨[J]
.中国中医骨伤科,1996,4(3):5-8.
被引量:38
4
谭生建,邱夏,李光慧,赵炳成,梁玉琴.
RP-HPLC测定葛根芩连片中葛根素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2):732-733.
被引量:17
5
吕归宝 刘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及其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88,8(3):137-139.
6
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60.
7
张秀琴.总绿原酸的快速脉冲极谱测定法[J].药物分析杂志,1987,7(3):162-162.
8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6.
9
苏子仁 周华 等.大黄在提取精取精制工艺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1)——大黄素的湿热降解要理探讨[J].药物分析杂志,1998,18(2):82-82.
10
张秀琴,药物分析杂志,1987年,7卷,3期,162页
共引文献
205
1
钱紫萱,孙雪杨,张辰明,刘龙婵,李林楠,张皓月,杨莉,王峥涛.
生脉方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8):2699-2708.
被引量:4
2
李英华,吕秀阳.
Investigation on the origin of 5-HMF in Shengmaiyin decoction by RP-HPLC method[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05,6(10):1015-1021.
被引量:4
3
高会丽,李贻奎,仝燕,李连达.
冠心Ⅱ号系列方对大鼠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2):231-233.
被引量:10
4
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
.中草药,2009,40(S1):1-7.
被引量:59
5
郑一敏,胥秀英,傅善权.
葛根总黄酮指纹图谱数据分析方法探讨[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1):10-12.
被引量:1
6
濮存海,张晓骞.
HPLC测定小儿感冒舒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J]
.中成药,2004,26(8).
被引量:11
7
崔淑芬,蒋轶伦,王小如.
甘草药材薄层扫描指纹图谱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5):367-370.
被引量:12
8
李秀玲,肖红斌,徐青,王龙星,梁鑫淼.
中药川芎和赤芍配伍规律的方法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9):1632-1636.
被引量:6
9
张声鹏,赖天松.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浅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6):56-57.
被引量:7
10
陶丽华,王亚微.
中药的“群药合煎”与“单味分煎”[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8):30-3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63
1
于佳琦,徐冰,黄雨妍,张志强,戴胜云,付静,乔延江.
基于在线浊度传感器的中药颗粒剂溶化性评价和分类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259-266.
被引量:18
2
成颜芬,江华娟,王琳,陈其艳,庞兰,韦迪,杨青波,傅超美,何瑶,章津铭.
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化学指纹图谱及9种成分含量测定研究[J]
.中草药,2020,51(3):653-661.
被引量:36
3
李媛,鲁定国,雷艳青,雷鹏,刘韶,李新中.
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芍药苷含量比较[J]
.中药材,2008,31(1):125-128.
被引量:18
4
陆蔚,吴文金.
藿香正气方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82-83.
被引量:18
5
王新国.
药对的应用研究及其前景[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3):78-79.
被引量:2
6
章津铭,傅超美,游宇,卢君蓉,毛茜.
藿香正气系列制剂研究与开发的思考[J]
.中药与临床,2011,2(1):24-27.
被引量:8
7
彭成.
试论中药配伍研究的方法与实践[J]
.中药与临床,2012,0(1):1-4.
被引量:10
8
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
.中草药,2009,40(S1):1-7.
被引量:59
9
吴娇,李进,陈涛,孟萌,王进博.
葛根-石膏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13,30(9):557-560.
被引量:9
10
董丽丽,李野,刘春波.
日本汉方药发展概况及其借鉴意义[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3):66-6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0
1
朱玲英,孔铭,钱大玮,沈红.
清金方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305-306.
被引量:3
2
孔铭,钱大玮,鞠建明,朱玲英.
月月舒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3):5-6.
被引量:5
3
孔铭,钱大玮,段金廒,朱玲英.
心安宁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145-2146.
被引量:4
4
孔铭,钱大玮,鞠建明,沈红.
生化汤饮片汤剂和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中成药,2007,29(12):1849-1851.
被引量:6
5
姜泓,孟舒,陈再兴.
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J]
.中药材,2008,31(4):605-607.
被引量:20
6
王效田,卢宇,胡元亮,侯世奎.
分煎和合煎对中药乳康灌注液治疗奶牛乳腺炎效果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8,40(3):69-71.
7
魏飞,石维,魏睦新.
黄芩柴胡分煎 合煎色谱组分的对比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27-2430.
被引量:1
8
石维,魏飞,魏睦新.
中药药对半夏生姜分煎、合煎HPLC组分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3):4-5.
被引量:9
9
孔铭,钱大玮,朱玲英.
乳康舒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398-400.
被引量:11
10
王建农,张广德,余仁欢,周彩云,顾士萍,关频,邵立军.
从同方汤散临床疗效差异思考传统中药剂型的深刻内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4):185-187.
被引量:30
二级引证文献
417
1
曾瑾,陈平,尹竹君,李莉,戴瑛,鄢良春,赵军宁,杨安东,周厚成,周翔,周维.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保障关键技术及智能制造装备研究现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38(3):231-237.
被引量:8
2
李学林,王柯涵,康欢,施钧瀚,王青晓,桂新景,张璐,张耀,王艳丽,冯文豪,张璞,姚静,刘瑞新.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黄柏配方颗粒汤剂与标准汤剂、传统汤剂对比研究[J]
.中草药,2020,51(1):91-100.
被引量:17
3
李泓乐,谭文红.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等效性研究现状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0):199-201.
被引量:10
4
许扬,周扬刚,丁芹,王祥培,吴红梅.
蒲公英及其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
.壮瑶药研究,2023(2):105-112.
5
张丽蓉,王文苹,杨月蕊,许家喜,彭苑哲,王皎,闫鸿丽.
葛根芩连汤制法对相态基本特征的影响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3,34(5):1117-1121.
被引量:3
6
宋宝宏,唐雪梅,马旻新,王伟,蒋媛媛,敖慧,陈璐.
基于GC-MS技术分析共煎煮对苍术-白术药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1):3585-3591.
被引量:1
7
邱剑飞,张知音,赵鹏,李珂,吴小森,李静,杨珏,李艳梅.
一清颗粒联合环磷酰胺对三阴性乳腺癌荷瘤小鼠移植瘤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8):3204-3211.
被引量:1
8
孙钰,王一同,郭媛媛,王兆卒,李洋,高芃,杨光.
不同剂型银翘散对内毒素引起的小鼠发热的退热疗效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2):369-369.
9
柴逸峰,朱臻宇,陈啸飞.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10,29(9):78-122.
10
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
.中草药,2009,40(S1):1-7.
被引量:59
1
吴林菁,钱海兵,王祥培,魏家强,汤容.
四君子汤合煎和分煎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94-97.
被引量:13
2
梁光义,高言明,贺祝英,金欣,邵海波.
三黄泻心汤合煎与分煎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比较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786-787.
被引量:7
3
何丽仙,黄忠京,谭倪,林永成.
HPLC研究芍药甘草汤合煎与分煎的化学成分变化[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32-35.
被引量:23
4
朱跃华,王辉.
麦冬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成分浸出速度的影响[J]
.基层中药杂志,2000,14(3):32-32.
被引量:1
5
闫艳,杜晨晖,张淑蓉,黄慧,赵彬,郑德.
防己黄芪汤合煎与分煎药理作用比较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1):23-24.
被引量:14
6
闵春艳,李晓东,樊宏伟,洪敏,朱荃.
茵陈蒿汤合煎与分煎的成分比较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2):53-55.
被引量:21
7
付克,张丽,闫广利.
柴芩清肝汤分煎和合煎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J]
.中医药信息,2010,27(1):106-107.
被引量:4
8
王彬,韩刚,张学俊,翟冠玉,范颖.
大黄甘草汤单煎液与合煎液中蒽醌类化合物和甘草酸煎出量的变化[J]
.中成药,2010,32(10):1794-1796.
被引量:15
9
王玉玺.
麻黄单煎和复方中共煎麻黄碱溶出率的比较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6):44-45.
被引量:1
10
李艳敏,范颖.
药物的合煎与分煎对方剂治疗作用的影响[J]
.现代中医药,2013,33(5):103-105.
被引量:2
中草药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