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吐蕃居民初探
被引量:
35
A Preliminary Probe into the Tibetan Settlers in the Dunhuang Area of the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人对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敦煌的吐蕃居民及其生活状况和归义军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敦煌文书的分析研究,认为敦煌地区的吐蕃居民主要来源于吐蕃统治时期的官员、驻军及其家属等,归义军时期敦煌吐蕃人改用汉姓并使用吐蕃名,主要由退浑部落进行管理,部分生活在敦煌诸乡的吐蕃居民成为归义军管理下的编户。
作者
郑炳林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2005年第2期40-45,共6页
China Tibetology
关键词
晚唐五代
敦煌地区
吐蕃居民
生活状况
归义军
退浑部落
民族史志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499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2
1
.敦煌文书《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M].,.P2762.
2
.《敦煌宝藏》第124册[M].,.第30,39页.
3
张亚莎.
印度·卫藏·敦煌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论[J]
.敦煌研究,2002(3):1-8.
被引量:18
4
唐耕藕 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Z].,.第283-286页.
5
邵文实.
尚乞心儿事迹考[J]
.敦煌学辑刊,1993(2):16-23.
被引量:25
6
.《年代不详社司转帖》[M].,.P281.
7
郑炳林.
唐五代敦煌畜牧区域研究[J]
.敦煌学辑刊,1996(2):11-27.
被引量:15
8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M].,.第49页.
9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四》[Z].,..
10
荣新.《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A]..《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06-216页.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陈国灿.
唐朝吐蕃陷落沙州城的时间问题[J]
.敦煌学辑刊,1985(1):1-7.
被引量:78
2
祝启源.
唃厮啰政权对维护中西交通线的贡献[J]
.中国藏学,1998(1):37-42.
被引量:8
3
汤惠生.
青海玉树地区唐代佛教摩崖考述[J]
.中国藏学,1998(1):114-124.
被引量:37
4
.宋史·吐蕃传:卷492[M].,..
5
Steven M. Kossak, and Jane Casey Singer, Sacred Visions-Early Paintings from Central Tibe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0 .
6
Steven M. Kossak, and Jane Casey Singer, Sacred Visions-Early Paintings from Central Tibe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0.
7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亚东、康玛、岗巴、定结县文物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3.
8
Giuseppe Tucci Gyantse and its Monasteries , INDO-TIBET, Vol.3, Part 4, from SATA - PITAKA SERIES INDO-ASIAN LITERATURES VOL.353.
9
Michael Henss, A Unique Treasure of Early Tibetan Art: The Eleventh Century Wall Paintings of Drathang Gonpa, Orientation, Vol. 25, No. 6,1994.
10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6[M].
共引文献
94
1
汪维辉.
古今汉语如何表达{放牧}概念[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58-187.
被引量:1
2
赵刚,赤培·巴桑次仁,阿旺卓玛.
西藏日喀则岗巴县多尔玛石窟的初步调查与研究[J]
.西藏研究,2020(3):151-156.
被引量:1
3
宋雪春.
虚与实:论敦煌写本《下女夫词》之撰作背景[J]
.宏德学刊,2021(2):254-263.
4
李浩搏.
张议潮收复肃、甘二州系年再议——兼论大中时期归义军与尚婢婢等吐蕃势力的关系[J]
.唐史论丛,2023(1):85-103.
5
石云涛.
从唐诗看甘州的历史变迁[J]
.唐史论丛,2022(2):336-352.
6
沙武田.
敦煌吐蕃译经三藏法师法成功德窟考[J]
.中国藏学,2008(3):40-47.
被引量:15
7
森安孝夫,梁晓鹏.
沙州回鹘与西回鹘国[J]
.敦煌学辑刊,2000(2):136-146.
被引量:11
8
王伟,肖倩.
《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之“激”字本字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S2):43-44.
被引量:1
9
陆庆夫.
归义军晚期的回鹘化与沙州回鹘政权[J]
.敦煌学辑刊,1998(1):18-24.
被引量:28
10
邵文实.
唐代后期河西地区的民族迁徙及其后果[J]
.敦煌学辑刊,1992(Z1):25-3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99
1
王宝红,咪咪.
汉藏文化交流背景下西藏汉语文习得和使用的发展历程[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4):78-84.
被引量:2
2
何美峰.
关于敦煌文书S.2607+S.9931所涉作者及相关问题考辩[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55-61.
被引量:1
3
姚崇新.
珍珠与景教——以十字架图像为中心的考察[J]
.西域研究,2021(1):81-100.
被引量:7
4
倉本尚德.
行像與行城——敦煌行城儀式起源考[J]
.唐研究,2021(1):235-264.
被引量:4
5
靳亞娟.
《資治通鑑》唐宣宗時期的史源——兼論宋敏求及其《宣宗實録》[J]
.文史,2019,0(4):119-153.
被引量:4
6
趙玉平.
敦煌寫本《寒食篇》新論——論唐代的八節、寒食節上墓、芳菲節和寒食節假日[J]
.出土文献研究,2020(1):445-453.
被引量:1
7
江岚.
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尼寺财产的支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13-19.
被引量:3
8
沙武田.
敦煌吐蕃译经三藏法师法成功德窟考[J]
.中国藏学,2008(3):40-47.
被引量:15
9
曾雪梅,张延清.
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梵夹装藏文写经考录(上)[J]
.中国藏学,2008(3):194-206.
被引量:6
10
陈楠.
P.T.999号敦煌藏文写卷再研究——以往汉译本比较及相关史事补正与考辨[J]
.中国藏学,2008(3):19-2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5
1
李浩搏.
张议潮收复肃、甘二州系年再议——兼论大中时期归义军与尚婢婢等吐蕃势力的关系[J]
.唐史论丛,2023(1):85-103.
2
张福慧,陈于柱.
敦煌藏文写本P.3288V(1)《沐浴洗头择吉日法》的历史学研究[J]
.中国藏学,2022(4):84-89.
被引量:1
3
李吉和.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吐蕃、汉族文化互动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31-35.
被引量:4
4
张虽旺,王启龙.
试论宋代河湟地区佛教的发展[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3-59.
被引量:1
5
郑炳林,李强.
敦煌写本《籯金》研究[J]
.敦煌学辑刊,2006(2):1-20.
被引量:6
6
郑炳林.
敦煌写本相书理论与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关于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研究之二[J]
.敦煌学辑刊,2006(4):1-23.
被引量:12
7
郑炳林,魏迎春.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僧尼违戒——以饮酒为中心的探讨[J]
.敦煌学辑刊,2007(4):25-40.
被引量:6
8
郑炳林,陈于柱.
敦煌古藏文P.T.55《解梦书》研究[J]
.兰州学刊,2009(5):1-3.
被引量:9
9
赵青山.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写经制度[J]
.西藏研究,2009(3):45-52.
被引量:5
10
杨铭.
试论唐代西北诸族的“吐蕃化”及其历史影响[J]
.民族研究,2010(4):75-83.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
李翎.
传统与时尚:“罗睺罗授记”造像辨[J]
.宗教学研究,2021(2):155-162.
被引量:2
2
李志鹏.
“唐蕃古道”甘肃段线路考察与再探[J]
.藏学学刊,2022(2):65-77.
3
汤君.
西夏奇文《骂酒说》与西北酒史及西夏酒文化之关系[J]
.西夏学,2022(1):121-135.
被引量:1
4
王慧慧.
莫高窟第464窟《大乘庄严宝王经变》考释——莫高窟第464窟研究之三[J]
.西夏学,2021(1):317-331.
被引量:2
5
蔡艺源,沙武田.
武周时期沙州保卫战的图像记忆——以莫高窟第332窟“八王分舍利图”为中心[J]
.形象史学,2024(1):145-165.
6
宋雪春.
虚与实:论敦煌写本《下女夫词》之撰作背景[J]
.宏德学刊,2021(2):254-263.
7
孙杰.
吐谷浑木棺装饰图像多元文化考论[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2):336-349.
8
梁红,沙武田.
归义军首任节度使张议潮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的里程碑意义[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1(1):299-322.
9
简佩琦.
敦煌维摩诘经变之研究进程与方法[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0(1):448-469.
10
孙杰.
青海海西吐蕃棺板画“山”字形冠人物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3):71-77.
1
苍寒.
女真族名起源新说[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1):62-64.
2
加列力·努尔培易斯.
哈萨克名称的由来及其含义[J]
.伊犁教育学院学刊(汉文综合版),1996(15):46-46.
3
苗普生.
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维吾尔族的形成与发展[J]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2006(1):22-33.
4
马金宝.
回族抗日斗争大事记[J]
.回族研究,2005(4):61-66.
被引量:1
5
赵青山.
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写经道场相关问题考述[J]
.藏学学刊,2014(2):28-43.
被引量:1
6
史淑琴,王东.
晚唐敦煌吐蕃居民宗教地位变迁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3(4):181-184.
7
肖爱树.
论清末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关系[J]
.中国藏学,2005(2):26-31.
被引量:4
8
谢重光.
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J]
.寻根,2010(2):4-10.
被引量:4
9
向敏功.
从《史记》《汉书》的匈奴传看汉匈民族关系[J]
.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4):50-55.
被引量:1
10
永红.
清代治藏政策的特点及其演变[J]
.中国藏学,2005(2):32-39.
被引量:3
中国藏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