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与物流产业发展的交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3
Research o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Logistic Industries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99,共2页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二级参考文献9
-
1徐文吉,牟清.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全球兴起的动因及其现实意义[J].世界经济,1996,19(3):32-36. 被引量:3
-
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0..
-
3H·钱纳里 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分析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
4胡斌 等.国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0-10-20(1)
-
6广东省统计局编.广东统计信息手册2000,150页.
-
7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
8方中.传统产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社会科学报,2000-03-16,第1版.
-
9张发源,林荣德.企业应该是发展信息产业的主力军[J].广东经济,1998,0(1):28-2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6
-
1陶旭辉.数字化贫困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中国省域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J].文化产业研究,2019(3):29-46. 被引量:3
-
2刘传江,郑凌云.经济信息化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十大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5):14-21.
-
3杨蕙馨,黄守坤.东北地区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J].求是学刊,2005,32(2):51-55. 被引量:3
-
4李俊江,史本叶.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6(5):38-40. 被引量:3
-
5王悦.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3(12):71-73. 被引量:20
-
6王静.我国信息产业与物流产业的关联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08(4):35-38. 被引量:1
-
7王静.物流信息化下信息产业与物流产业的交互关系[J].情报杂志,2008,27(5):25-27. 被引量:10
-
8万勤.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08(8):23-24.
-
9杜琦,李国平.基于产业价值链分析的西安高新区TD-SCDMA产业配套环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2):76-77.
-
10杨海余,袁丁.信息服务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91-9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53
-
1杨帆.我国物流外包战略的实施障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97-101. 被引量:15
-
2田宇.面向信息甄别的物流外包合同设计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0(5):61-63. 被引量:5
-
3黄曼慧.物流信息化——提升物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5(11):198-199. 被引量:5
-
4刘联辉,许晓涛.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式下物流外包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02X):128-129. 被引量:5
-
5曹玉贵,杨忠直.基于非对称信息的第三方物流最优激励问题研究[J].工业工程,2006,9(3):19-22. 被引量:7
-
6耿波.基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第三方物流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8):51-52. 被引量:2
-
7焦新龙.基于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6(9):248-249. 被引量:6
-
8苏筱玲,刘俊芳.浅谈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J].物流科技,2006,29(11):21-23. 被引量:5
-
9韩翔,程明.基于企业组织结构的物流运作模式分析[J].商业研究,2006(21):184-187. 被引量:3
-
10彭本红,罗明,周叶.物流外包中的最优契约分析[J].软科学,2007,21(1):26-28.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6
-
1建红,汪标.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2(2):246-248. 被引量:7
-
2曹露子.港口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障碍因子诊断[J].中国储运,2023(3):68-69.
-
3袁世一,李干琼.基于熵权法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及关键因素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9):245-252. 被引量:6
-
4刘敬严,赵莉琴.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分析——以京津冀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7(4):1-9. 被引量:1
-
5蔡建湖,竺梦依,王成,胡晓青,孙海宁.供方拥有私有信息的供应链建模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学报,2024,39(5):782-800.
-
6贾县民,曹学颖,刘晶晶.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测度[J].物流技术,2024,43(10):39-49. 被引量:2
-
1吴红霞,鲁敏.唐山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62-64.
-
2物流业悄然升级为发展重点[J].今日上海,2008(3):35-35.
-
3陈洋.石油企业绿色物流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12(6):35-35.
-
4沈柳.把脉现代农业物流[J].江苏农村经济,2013(11):66-68.
-
5胡世良.上海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J].上海统计,2000(5):9-10. 被引量:5
-
6王虎.迈向新世纪的上海信息产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4):41-48.
-
7孙海辉.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J].现代情报,2002,22(6):24-25. 被引量:2
-
8王淑凤.略谈我国的信息产业[J].吉林商业高专学报,1995(4):53-55.
-
9王毅,丁函.物联网对物流各环节的影响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商贸,2010,0(26):135-136. 被引量:7
-
10经济视窗[J].理财(市场版),1998,0(6):1-1.
;